石如骐驎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
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石如骐驎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
石像麒麟般美丽,在岩石中筑起了屋子。秋日里,苔藓覆盖了山石的表面,如同涂抹上了清漆一般。
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袈裟遮住了头部(指僧人),但内心却是一片空灵,没有杂念和牵挂。黄猿白猿每天都在树林间啼叫,它们的生活似乎与世隔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林之中修行的场景。首句中的石像麒麟,可能指的是岩石上雕刻有类似麒麟形状的图案或雕塑,象征着高洁和神圣。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僧人居住的环境以及他的心态。僧人住在岩石之中,四周被秋天的苔藓覆盖,显得非常宁静。他的袈裟遮住了头部,但他的内心却非常清净,没有太多杂念和世俗的牵绊。最后两句诗,提到了黄猿白猿这些山林中的动物,它们的啼叫声似乎给这个隐士的世界增添了一丝生机。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净土的隐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