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

诗句解读

  1. 越溪女,越江莲。:描述了一位在越溪地区长大的女性,她的家乡是越江边。这里的”越溪”和”越江”都是地名,表明了女子的出生地。”莲”则指的是荷花,这可能暗示了女性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或者她的生活与荷花息息相关。

  2. 齐菡萏,双婵娟。:”齐菡萏”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或误写,正确应该是“齐菡萏”。这里的“菡萏”是指荷花。而“双婵娟”则形容两位女性都美丽动人。这两句表达了对这两位女性美丽的赞美。

  3.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描述了两位女子在嬉戏时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最后选择在湖上一起采摘莲蓬。这里展现了她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4.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这里的“浩唱”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正确应该是“浩歌”。这可能是一种对自然声音的模仿,也可能是对歌声的描述。”发容与”可能是指面部表情随着歌声的变化,而“清波生漪连”描述的是水面上的涟漪因为歌声而变得更加清晰。

  5.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描述了在湖中遇到一座小岛,那里可能有栖息的鸳鸯。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景象,鸳鸯在这里找到了它们的避风港。

  6.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这里的“襟袖”可能是指衣服的边缘,”盈溢”形容衣物因水而显得更加饱满,”馨香”则是指衣物散发出的香气。这两句描述了两位女子的衣服因为采摘莲蓬而变得丰满,同时荷叶的香气也随风飘散。

  7. 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最后的这句诗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或误写,正确的应为“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绿烟。”这里的“苎萝”,古代指一种植物——苎麻,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生绿烟”形容夕阳下苎萝的影子在水面上形成的绿色烟雾。

译文

越溪的女,越江边的莲;
齐放的荷花,双双娇美如仙;
嬉戏玩耍到何方?采摘莲蓬同船游;
高歌吟唱声声起,清澈湖水漾涟漪连;
偶遇小岛泊岸边,鸳鸯相伴入梦眠;
衣衫裙裳满载荷香,飘散四方传千里。
黄昏时刻归去来,苎萝生长出碧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越溪女和越江莲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通过对人物、动作、环境的细致刻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中所描绘的那份宁静、美好和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