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
傍人那得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和句子的结构来判断字句的含义,并结合写作背景及整首诗歌的主旨来分析即可。
“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春风送来的消息是梅花、柳树都开始发芽了,一夜之间它们都长出枝条来。报:传达消息。梅柳:指春天里的树木。报春,即春天来临。
“傍人那得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傍人那得知心事:别人又怎能知道我心中的事呢?傍人:旁人;他人。那:哪;何以;如何。那知己:知音。这两句说,自己心中的事,旁人又怎么能理解得清楚呢。
“面:面容,这里指人的面部表情。残妆:未完的妆,这里借指未完成的诗作。空:白白,无端。这两句说,自己的心事无人能够知晓。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女子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通过她对梅花柳树的描述,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全诗构思巧妙,用典贴切,语言含蓄委婉。
【答案】
①“春风报梅柳”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或比喻手法),将春风比作报信者(或传令官),把春风的到来描绘成了传递着喜讯的人。
②“一夜发南枝”写梅花、柳树在春风催动下,一夜之间都长出了新芽。
③“傍人那得知心事”三句运用了反问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心中的苦闷无法倾诉,只好向风诉说。
④“面”,指人的面部表情;“残妆”,未完的妆,这里借指未完成的诗作;“空”,白白,无端。意思是:我那未完成的爱情之诗啊,为何总是让人空费心思!
⑤“那”,哪,如何;“知心”二字,表明作者所爱的正是自己心上的人。
⑥“那知己”三句运用典故。“知己”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子日:‘知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安国解释为“了解我的只有《春秋》这部书”。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心中只有所爱的人,而不知世上还有多少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