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
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解析】

1.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译文:日落时分,是西风在吹,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

注释:日夕: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是西风:指傍晚的西风。

赏析:此句写日暮时分,西风徐来,时间过得很快,流光易逝。晚风中,夕阳斜照,天边一片红霞,西边的云彩被晚霞映照成紫色。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西风和夕阳,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两句是全诗的开篇,为后面抒发情感做铺垫。

2.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译文:山间的景色渐渐凝聚成一片碧绿色,树叶开始变色,由绿转黄。

注释:即:将、便;飘零的树叶。

赏析:“山光”句写远望所见,“树叶”句写近观所见,两联写景,互文见义。“渐凝碧”写远望所见,“即翻红”写近观所见,一远观,一近观,写出了从远到近的变化过程,写出了山间景色变化的过程,突出了山间景物的生机盎然,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3.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

译文:学问浅薄而惭愧众多读书人,秋天成熟却羡慕那些年迈的老农。

注释:秋成:秋天成熟的庄稼。

赏析:前二句是说诗人自己,说自己虽然学有所成,但是与众多的学者相比,自己的学问浅薄。后二句是说老农,说老农虽然没有学问,但是却能获得丰收。这是说老农的丰收不是靠学识,而是靠劳动。这里诗人以自己之不足与老农之长处作比,表达了诗人谦虚谨慎、自励勤勉的精神风貌。

4.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译文:谁能够同情我坚守正道?我不会在歧途上痛哭流涕。

注释:谁怜:谁会怜惜。信公:相信公正。

赏析:此两句诗人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对正直的向往和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坚持正义、不向邪恶低头的坚定意志。

【答案】

晚夏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日落时分,是西风在吹,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

译文:山间的景色渐渐凝聚成一片碧绿色,树叶开始变色,由绿转黄。

描写山间的景色,从远处看,山间的景致渐渐凝聚成了一片深绿色的树林;从近处看,树叶已经开始泛红,颜色变黄。

译文:学问浅薄而惭愧众多读书人,秋天成熟却羡慕那些年迈的老农。

表达诗人自己与老农相比,自己的学问浅薄、不如老农勤劳,但老农却有丰收的喜悦。

译文:谁能够同情我坚守正道?我不会在歧途上痛哭流涕。

表达诗人对坚持正义的人表示赞扬、钦佩之情,并表达自己坚定地走正直之路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