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
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
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沈。
【注释】
通济里:即“通济门”,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北岸,东晋时建。见《水经注》卷30。
君子:指作者自己。远相寻:意谓友人远来探访。
联镳(biāo):两马并辔而行。
索和:求和作诗。
赊(shē)斟:买酒喝。
晴峰色:晴空下的群山之姿貌。
古木阴:指树木的苍翠茂密。
清听:静听、细听。
何因驻清听:为何要停着脚步静听呢?
惟恐日西沈:唯恐太阳落山。
【赏析】
这是一首写访友的七律。首联写与朋友相聚;颔联写友人来访;颈联写主人设宴招待朋友;尾联写诗人留客之意。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而情意深长,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
“夏日”点明题中的“通济里居酬诸先辈见访”。此句是说,在这夏天的时候,我住在通济里,特地设宴招待诸位先辈光临。
“君子远相寻”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尊重。“君子”一词在这里是敬称朋友的意思,因为“君子”二字往往与道德高尚者联系在一起。这一句的意思是:远方的朋友不远千里来找我,我们一同来到我的住所。
“联镳到敝林”二句,是写朋友来访的情景。“联镳”是指并辔而行,也就是骑马并行的样子。这句意思是说,我们骑着马一路同行,来到了我的住所。“敝林”则是指作者的旧居,也就是作者的家。“有诗谁索和”三句,是说诗人邀请朋友们一起饮酒作诗。“有诗谁索和”意思是说我有一首诗想要和大家分享。“无酒可赊斟”意思是说没有酒可以赊买来给大家喝。“无酒可赊斟”四句的意思是说,没有酒可以卖,所以我请大家喝酒作诗。这四句是说,诗人热情款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且还请他们留下来一起喝酒作诗。
“门列晴峰色”二句,是写诗人迎接客人的情景。“门列”是指门前排列,也就是门口。“晴峰”则是形容山峦的颜色,晴朗的天气下,山上的山峰呈现出一种明亮的色彩。《太平广记》卷217引《异闻集》云:“齐永明中,王敬则自吴至都,值盛夏,因游虎丘山。……其夜月明如昼,仰视山上,有青林亘天,其色如玉……其上又有金阙玉楼十二。”这里所说的青林和金阙玉楼,都是想象之辞,用以形容山色之美。“古木阴”二句,也是写诗人热情接待客人的情景。“古木阴”是指古老的树木遮蔽住阳光,形成一片阴凉之地。“清听”是指仔细倾听,仔细聆听。“惟恐日西沈”二句是说,我害怕太阳落下西山,所以不敢停下来仔细聆听。这里的“西沉”并不是字面上的夕阳西下,而是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担忧。这几句是说,我担心太阳落山,所以不敢停下来休息,一直陪伴着朋友聊天,直到天色渐渐昏暗下来为止。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感情真挚深沉,充满了友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