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注释】:

  1. 消长日:消磨时光。消:消磨。长日:指漫长的白昼。
  2. 精舍:佛寺中的精雅之所,这里指慈恩寺。
  3. 僧高容野客:僧人高尚有风度,能容纳各种人。
  4. 树密绝嚣尘:树木茂密,声音隔绝。
  5. 凌虚塔:指寺院内的楼阁,可以登高望远。
  6. 避暑人:指在寺院中避暑的人。
  7. 马迹并车轮:形容马的脚印和车轮印混杂在一起,暗示着归家的路途遥远且艰难。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寺感受的诗。首句“何处消长日”点明游寺的时间,即夏日的长日。次句“慈恩精舍频”,说明游寺的地方是慈恩寺。第三句“僧高容野客”,描绘出慈恩寺僧人的高雅形象。最后三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寺院中游览的情景以及与游人相逢的愉快心情。然而,诗人在游寺结束后感到十分疲惫,于是又返回到自己的家中。但回家的路却异常艰难,因为马的脚印和车轮印混在一起,使得归路看起来异常漫长。这首诗通过诗人对游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游寺过程中的愉悦、劳累以及最终的疲惫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游寺经历的深刻印象和真实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游寺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最初的愉悦到后来的疲惫,再到最后的无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发展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