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
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
如何不相见,倚遍寺前松。

吊草堂禅师

(一作《过草堂师院二首》)

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

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

如何不相见,倚遍寺前松。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杖履:拄着拐杖。
  2. 疑师在:怀疑老师就在面前。
  3. 房户:房间的门户。
  4.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5. 贮瓶:存放东西的瓶子。这里指存放经书的瓶子。
  6. 经腊水:经过一年的冬天。
  7. 响塔:古时寺庙中的风铃或钟声。
  8. 斋猿:斋僧的僧人。这里的“斋”是动词,意为吃。
  9. 雪峰:山峰名,这里泛指山峰上的寺院。
  10. 如何不相见:为什么不能见面?
  11. 倚遍寺前松:一直走到寺前的松树旁。

译文:
我拄着手杖行走在这草堂前,仿佛看到了老师的身影,四面环顾只有四堵墙壁和窗外的蟋蟀叫声。房间里的瓶子里装着一年来收集的经文,风吹过寺庙的钟塔发出悠扬的声音。斋僧的人们正在清理寺院里的鸽子们留下的粪便,而那些吃斋的僧人正分散在雪白的山峰上修行。为什么不能和老师相见呢?我一路走到了寺前的那棵大松树下,直到太阳落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内的景象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草堂禅师的怀念之情。诗中用了许多细节来描绘出禅师生活的宁静和清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禅师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以及“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等,都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静谧感。此外,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和追求内心宁静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