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家汉水曲,相送掩柴扉。
故郢生秋草,寒江澹落晖。
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
独过浔阳去,潮归人不归。

和州送人归复郢

唐代刘长卿五言律诗赏析

  1. 诗句释义
  • “因家汉水曲”:指诗人的家靠近汉水,汉水是流经安徽省境内的大河。
  • “相送掩柴扉”:相互告别时,用柴门遮掩,表现出一种不舍之情。
  • “故郢生秋草”:郢是古代地名,秋草表明已是秋天,落叶满地。
  • “寒江澹落晖”:寒江指冷清的江面,落晖是夕阳西下的景象。
  • “绿林行客少”:绿林指的是山林间的行人,行客稀少表示旅途中的孤单与寂寞。
  • “赤壁住人稀”: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居住的人很少,暗示了战争的影响及人们内心的忧虑。
  1. 译文
    在汉水的曲道上相遇,我们紧紧相拥掩上门扉作别。故乡的郢地已生秋草,寒风中江水泛着落日余晖。山林行者寥若晨星,古战场上人烟罕至。唯有独自踏上浔阳之路,潮水退去后,你却不再归来。
  2. 关键词注释
    【汉水】: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安徽省等地的大河。
    【柴扉】:用树枝或竹片编成的简易门板,常用于遮蔽风雨。
    【秋草】:秋天生长的草,通常代表萧瑟的季节。
    【寒江】:冷清的水面上泛着落日余晖。
    【绿林】:形容林木繁茂的地方,有时也指隐居山林的隐者。
    【赤壁】: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北的长江南岸,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之一。
  3. 赏析
    《和州送人归复郢》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创作的五言律诗,以深情厚谊和细腻观察著称。首两句“因家汉水曲,相送掩柴扉”,通过描绘汉水之畔的送别场景,表达了深深的依依不舍。第三句“故郢生秋草,寒江澹落晖”,则以自然景观映衬人物心情,增添了离别时的凄凉之感。接下来的“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旅途的孤寂与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而尾联“独过浔阳去,潮归人不归”,则巧妙地以潮汐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是刘长卿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