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
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注释】:
- 轩皇: 指黄帝,传说中发明兵法的帝王。上略: 指高明的军事谋略。
- 蜀相: 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神机: 指诸葛亮的奇谋妙算。
- 水落龙蛇出: 比喻在水退的时候,蛟龙和蛇从水中出来(这里借代战争)。
- 沙平鹅鹳飞: 比喻在沙岸平坦的地方,天鹅和大雁自由飞翔(这里借代和平)。
- 波涛无动势: 比喻波浪翻滚,但并无动荡之势。
- 鳞介避馀威: 比喻鱼鳖等水生动物避开了水战中剩下的威力。
- 知兵者: 懂兵法的人。临流指是非: 在河岸边指点是非(引申为评论是非、判断对错)。
- “观”: 观看。“八阵图”: 指古代的一种布列成阵的兵阵。这里指的是《八阵图》的壁画,是诸葛亮留给后世的珍贵军事遗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观赏《八阵图》这幅珍贵的壁画,联想到历史上的黄帝和诸葛亮两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们分别用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第一句”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诗人首先赞叹黄帝的智慧和才能,以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智谋家,他们的策略和智慧被后人传颂不衰。
第二句”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诗人通过对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水退后,蛟龙和蛇从水中出来,象征着战争中的水战;沙平后,天鹅和大雁自由飞翔,象征着战争后的和平与安宁。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美好。
第三句”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诗人再次运用对比手法,描述波涛翻滚却无动荡之意,表明战争虽激烈,但并未造成太大破坏。而鱼鳖等水生生物则避开了战争留下的余威,说明战争给自然生态带来的影响已经消失。
最后两句”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诗人以设问的形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未来有识之士在河边指点是非、评论对错的期望。这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