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
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注释】

磨镜篇:诗题,指《磨镜行》这首诗。磨镜:磨去镜面尘垢,使其恢复光亮。唐突:冒犯,侵扰。

【赏析】

此诗为《李太白集》中的名篇,是李白借以自况的咏怀之作。诗人以“磨镜”喻己,抒发了对光明、理想的渴求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不平。全诗四句一转折,结构紧凑,用典贴切,寓意丰富而含蓄。

首联写镜已年久失光,但诗人并未因此灰心丧气,反而更想通过磨擦使之重焕光彩。颔联写磨镜者,即诗人自己,他虽然身处尘世,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不愿被世俗所玷污。颈联写磨光后的新镜,其反光如碧绿的池水泛着金光,使室内充满了生气。尾联写当阳光从窗前照射进来时,那反射出光芒的镜子仿佛成了一个幽静的居室。然而,山中妖气、野魅等阴险之物仍然潜伏其中,令人不寒而栗。此时,诗人想到自己未受污染时的理想,以及现在受到冲击的心境,不禁感慨万千。

全诗构思精巧,比喻贴切。诗人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负局人”一词,既指磨镜者,又暗指世俗之人;“瓦砾”二字则暗示了现实社会的污浊与阴暗;“唐突”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不满。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