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罢山翠鲜,泠泠东风好。
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
谁谓峰顶远,跂予可瞻讨。
忘缘祛天机,脱屐恨不早。
只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
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送范成大》,全诗如下: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
雨罢山翠鲜,泠泠东风好。
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
谁谓峰顶远,跂予可瞻讨。
忘缘祛天机,脱屐恨不早。
只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
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

注释:

  • 若岘驿: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是古代通往庐山的一个驿站。
  • 雨罢:雨停了。
  • 山翠鲜:山色鲜艳如新绿的草。
  • 泠泠:形容风吹过水面或树叶的声音。
  • 断崖:险峻的山峰。
  • 云生处:云雾缭绕的地方。
  • 向峰顶道:向着山顶的方向。
  • 谁谓:谁说。
  • 跂予:踮起脚尖想要到达那里。
  • 忘缘:《楞严经》中提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里的“忘缘”是指放下世俗的欲望和执着,达到佛的境界。
  • 祛:去掉。
  • 脱屐:穿上鞋子。这里指穿上鞋袜。
  • 空名:虚名、空名虚利。
  • 惭愧: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早晨离开若岘驿,前往庐山的情景。雨后山色更加清新,微风拂过带来凉爽的感觉。站在断崖之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虽然距离峰顶尚有一段距离,但已经能够看到顶峰的景象,让人充满期待和向往。诗人通过“忘缘祛天机,脱屐恨不早。”表达了对佛学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然而,他也担心岁月不饶人,无法长久地享受这种清净自在的生活。最后一句“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则表示他虽然向往这种生活,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感到羞愧和遗憾。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