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
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
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
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
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
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
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
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
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
送君一长恸,松台路几千。

【注释】

(1)裴主簿:指裴迪,唐代文学家、书法家。(2)缔欢:结下深厚的友谊。(3)通家:亲如一家。(4)潘杨:指唐朝诗人潘孟阳和杨炯。代穆:代指他们两人的诗风。(5)秦晋:唐李氏宗室,名门望族。忝姻连:惭愧地成为姻眷。(6)洛阳道:洛阳的官道。(7)茂陵田:汉文帝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花月:指春天的美景。(8)共相乐:共同欢乐。(9)始谓:开始认为。(10)调金鼎:《汉书》卷三十一《董仲舒传》:“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所以奉天而用事焉。”这里以“调金鼎”喻裴迪。金鼎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调之为演奏。(11)如何掩玉泉:玉泉即玉泉水,传说中神仙饮玉泉水,能令人长寿不老。这里指裴迪的才学高绝,不能埋没。(12)黄公酒炉处:黄公垆,地名,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相传汉高祖刘邦曾在此饮酒作乐。(13)青眼:指对人表示赞赏或喜爱的眼色。(14)竹林前:指竹林深处。(15)故琴无复雪:旧琴上积满了白雪。(16)新树但生烟:新栽的树只有几根枝条长起。(17)遽痛:突然悲痛(18)兰襟断:指妻子去世。(19)徒令宝剑悬:徒然使宝剑悬在空中。(20)客散同秋叶:客人散去如同秋天的树叶。(21)夜川:夜晚的流水。(22)送君一长恸:送别友人时哀伤欲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春,当时裴迪已任右拾遗。诗中抒发了作者与裴迪交游四十载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因裴主簿早逝而深感悲伤的心情。

开头两句,写友情之深:“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意思是说,我与你相交有三十年了,我们两家交往也有几百年了。“缔欢”、“通家”,都是指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交情。“裴主簿”是裴光庭的侄子。裴光庭是唐代著名的宰相。裴主簿出身好,学识渊博,性情高雅,与裴光庭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裴光庭经常带着他的侄儿裴主簿到自己家来,与他一起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切磋学问。由于这种密切的关系,所以作者说他们“缔欢三十载”,也就是交往了三十年;又说“通家数百年”,就是有好几百年的交情。“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潘杨”是指东汉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潘岳和杨修。潘岳是大文学家,他的《关雎》一文,被誉为“情致缠绵,风流酝藉”(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杨修则是有名的才子,他的《答客难》,雄辩滔滔,气度恢弘。“代穆”指他们的诗风;“秦晋”则是指他们两家的门第。“秦晋”指的是唐朝李氏宗室,姓李名守素,是唐玄宗的女婿。李守素娶了杨贵妃的姐姐杨玉环做正室,后来杨玉环又嫁给了唐肃宗的儿子李亨(即唐代宗),因此,杨氏与李氏结成姻亲。“忝姻连”,惭愧地说是亲戚。这里说“秦晋忝姻连”,是因为裴迪和杨修都出自这样的家庭。“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既是说他们的家族渊源,也是对他们人品的赞扬。

第三四句:“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洛阳道”,指洛阳的官道;“茂陵田”,指汉文帝的陵墓。“花月”,指春天的景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们在洛阳的官道上相逢,又一起赏看长安城周围的美景。这里不仅写出了他们的相逢地点,而且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五六两句:“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相悲”指彼此感到悲哀;“交骑”指并排骑马;“交筵”指并排坐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长安城里,他们一边走马一边饮酒,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相互间互相慰问,互相勉励。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他们相聚时的欢乐心情,而且也表现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深情厚谊。

接下来六句:“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调金鼎”,是说裴迪擅长吹笛,音调优美动听;“金鼎”在这里比喻乐器。“玉泉”,是说泉水甘美,可以使人长寿不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开始时以为你吹笛技艺高超,能够像调弄金鼎一样美妙动听,怎么能够掩盖住那甘甜润喉的玉泉水呢?“如何”,“如何”在这里表示惊讶的意思。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裴迪的才艺的赞叹之情。这两句既赞美了裴迪的才艺,同时又流露出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八句:“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黄公酒炉”,是说黄公垆的酒店旁边,有一个酒炉子;“青眼”,是对人表示赞赏或喜爱的眼色。“竹林”,是说竹林深处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黄公垆酒店旁边的酒炉子边,有一处幽静的地方,在那里可以看到竹林;在那竹子丛里,有一双眼睛正在注视着你。这两句写出了裴迪的情趣爱好,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对方的了解和熟悉。

后面八句:“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故琴”是指裴迪送给作者的老琴;“雪”指琴上的灰尘;“新树”则是指新栽的小树。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裴迪的老琴已经没有积满的白雪了,因为裴迪去世的缘故;而他所栽的新树却还只是刚刚长出几根枝条。这几句写出了裴迪生前与作者相处的情况,也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心。

接下来两句:“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遽痛”意为突然悲痛;“兰襟”指的是妻子的衣襟;“宝剑”则指丈夫身上的佩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突然间悲痛万分,妻子的衣襟断了;空使丈夫佩带宝剑悬在腰间。这两句话写出了作者因裴迪早逝而悲痛万分的心情。

最后两句:“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客散”,指的是客人离去;“秋叶”,指秋天的叶子。“人亡”,则是指人的死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客人离去以后,就像秋天的叶子一样凋零;当人死后,就仿佛黑夜里的水流一样消逝。这两句既描写了作者送别裴迪时的凄凉景象,也表达出了作者对裴迪去世的悲痛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春。当时裴迪已任右拾遗。诗中抒发了作者与裴迪交游四十载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因裴主簿早逝而深感悲伤的心情。

开头两句写友情之深:“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意思是说,我与你相交有三十年了,我们两家交往也有几百年了。“缔欢”、“通家”,都是指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交情。“裴主簿”是裴光庭的侄子。裴光庭是唐代著名的宰相。裴主簿出身好,学识渊博,性情高雅,与裴光庭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裴光庭经常带着他的侄儿裴主簿到自己家来,与他一起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切磋学问。由于这种密切的关系,所以作者说他们“缔欢三十载”,也就是交往了三十年;又说“通家数百年”,就是有好几百年的交情。“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潘杨”是指东汉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潘岳和杨修。“潘岳”是大文学家,他的《关雎》一文,被誉为“情致缠绵,风流酝藉”(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杨修”则是指有名的才子。“秦晋”“秦晋”指的是唐朝李氏宗室,姓李名守素,是唐玄宗的女婿。李守素娶了杨氏的姐姐杨玉环做正室,后来杨玉环又嫁给了唐肃宗的儿子李亨(即唐代宗),因此,杨氏与李氏结成姻亲。“忝姻连”,惭愧地说是亲戚。“潘杨称代穆”,说的是他们的家族渊源;“秦晋忝姻连”,讲的是他们的姻亲关系。“潘杨称代穆”,既是说他们的家族渊源,也是说他的诗风;“秦晋忝姻连”,则是指他们的亲戚关系及李氏家族的高贵身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