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注释】

①离披:散乱。②长安陌上:指长安城中的大街小巷,泛指长安城。③相逢:相遇。

【赏析】

这是一首写遇友之作。诗题下注云:“出山逢耿湋”。从诗的内容看,当是作者在山中隐居时,与耿湋相遇的情景。

“出山逢耿湋”四句,首二句写诗人与耿湋分别后,又相会于山野之中;次二句写耿湋久别故山,暂来人世,终难归去,故与诗人重逢,倍感亲切;末二句写诗人虽已出山,而耿湋仍住山中,所以又相逢了。这四句诗以简驭繁,层次清晰,意脉贯通。诗人与朋友分别之后,又重新相会,自然会有一种惊喜之感。但这种喜悦之情,并不表现在诗句之中,而是寄寓在字里行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构思很有特色。诗人在出山之前,曾与友人约定:“若逢岑参,当为入关。”(见《唐诗纪事》)岑参后来果然入关,而杜甫也终于离开夔州草堂,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诗人与岑参在山中分手时,彼此都感到十分高兴,因而不约而同地写下了这首诗。可是不久之后,两人又在山野中偶然相遇。于是,诗人想起了他们曾经有过的约定,不禁感慨系之。

诗的起首两句,先写诗人与耿湋分手以后,又相会于山野之中。“云雪”一语双关,既形容山路崎岖、云雾弥漫、雪峰皑皑之状,也形容二人分手时的凄楚心情。“离披”一语,既是形容山路曲折,又是形容二人离别时的依依依恋之态。“万里”一语,既写出山高路远,又写出两人分别后的长久分离。“最高峰”三字,不仅点出了二人分手的地方,而且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前途的担忧,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此诗开头两句,只是说:“出山逢耿湋”,并没有说明为何要“逢”他,为何要在“出山”之时才“逢”他。而第三句“暂到人间归不得”却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耿湋久别故山,“暂到人间”,即暂来人世,终难归去,所以“归不得”。“归不得”三字,不但写出耿湋的心境,也写出了诗人的惋惜之情。“长安陌上又相逢”一句,既是写两人再次相逢的具体地点,也是写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毫不雕琢,读来朗朗上口,易于领会。全诗结构严谨,脉络贯通,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前两句看似写景,实际是为引出后两句抒情作铺垫;后两句写相逢情景,实是抒发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全诗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却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的艺术效果。

本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的通俗平易,但又不落俗套,读来自然贴切,韵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