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千万蹊,迷者自多迷。
直性身难达,良时日易低。
环檐消旧雪,晴气满春泥。
那得同君去,逢峰苦爱齐。

寄李频

长安千万蹊,迷者自多迷。

直性身难达,良时日易低。

环檐消旧雪,晴气满春泥。

那得同君去,逢峰苦爱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诗中通过描绘季节的变迁和自然景象的凄凉,增强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渴望。同时,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末句“唯我独何颜”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自责,情感真挚动人。

首句“长安千万蹊,迷者自多迷”,直接点出了地点和主题。长安,作为唐朝的中心,其道路众多且错综复杂,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往往充满了未知和迷茫。而“迷者自多迷”则强调了人在探索和追求中常常感到困惑与迷茫。

第二句“直性身难达”,表达了一种性格特点或处境困境。这里的“直性”可能指的是坦率、正直的性格,而“身难达”则暗示了这种性格使得人在社会中难以适应或达到某种目的。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感。

第三句“良时日易低”,则是对时间易逝的感慨。良时通常指美好或重要的时刻,而“日易低”则意味着这些时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让人感到遗憾。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

第四句“环檐消旧雪,晴气满春泥”,描写了一幅冬去春来的景象。檐下的积雪已经消融,春意盎然的天气填满了大地。这一对比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美景,也暗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末两句“那得同君去,逢峰苦爱齐”则表达了对友人的强烈思念之情。诗人无法与朋友同行,只能在心中想象与他共赴高峰的情景,这种情感既深刻又真挚。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是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