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

【注释】

春雨:指春天的绵绵细雨。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发出“啪啪”的声音,水声潺潺。

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远处的雨声好像山洞里的回声一样,迷蒙的水雾使远处的景色模糊不清,好像没有山。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雨滴落在草木上,滋润万物生长;风吹过竹林,雨滴随风摇曳。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静静地思考着来到沙漠的情景,望着远方,愁绪满怀。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雨水打湿了思绪,带走了心中的忧愁。

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不知草间的小径,在这场春雨后显得格外宁静。

【赏析】

《春雨》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写春雨的声响和效果,中间两句写春雨对景物的影响,后四句以抒情为主。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写成有情有欲的精灵,既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又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美景。

首联:“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电阔指闪电划破长空,照得大地一片明亮。春雨淅沥沥下个不停,水声潺潺。水流激荡回旋不已。

颔联:“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远声指雷声,如洞穴里传来的钟声;迷色指雨幕遮没了远处的群山,使山影隐没于云烟中。写出了春雨之声与景象之奇。

颈联:“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利物指润物无声的春雨,乾坤指天地之间,风竹树间指竹林和树木之间,写出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益处和影响。

末联:“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静思指静心思考,朔漠指沙漠之地,柴关即柴门,指家。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站在柴门之前,凝神遐想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春雨的景象和声音,抒发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和欣赏之意。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雨写得有情有欲,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描绘了春雨的美丽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雨的魅力。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