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
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
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
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

卧疾答刘道士

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

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

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

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

【注释】

  1. 《卧疾答刘道士》:诗作名。2.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9月7-9日交节。3. 蚕已丝:指养蚕到收获。4. 空林:指幽静的树林。5. 凄清:寂寞、冷清的意思。6. 寥寥:空旷的样子。7. 长吟:长久地吟咏。8. 宝字:神仙用的符咒或文字。9. 羽人:神话中能飞行的人,这里泛指仙人。10. 仙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药。11. 柴荆:柴草编成的门帘。12. 风驭:驾驭风的神。13. 蓬瀛:蓬莱和瀛洲,都是传说中的神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此诗写卧病中的诗人在深秋季节,面对萧瑟的景色,思绪飞向远方,渴望早日痊愈,重返人间仙境的愿望。诗的首两句“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白露时节蚕已吐丝,而周围一片寂静,阳光斜射在空荡荡的树林里,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第三四句“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内心的宁静:“漫漫的长夜里,只有一扇紧闭的门,映衬着明亮的窗外秋光。”第五六句“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把“宝字”比作仙药,意味着他相信这种美好的生活可以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而将“羽人”视为仙人,则表达了他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第七八句“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状态的追求。诗人想象自己驾驭风车飞升到了蓬莱、瀛洲等神仙居住之地,展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