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铅。
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
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
如何沟水上,悽断听离弦。
【注释】
一丘:指坟墓。余枕:墓石,即墓枕石。三越:三处墓地,指代三个儿子的墓地(刘少府为刘禹锡之子)。尔怀铅:你们思念着铅(一种铸钱材料),意即思念亲人。离亭:离别之地,此处指送别之地。鹤盖:古代帝王的车驾,此处借指刘禹锡的车驾。别岸:分别之处。指代刘禹锡与家人分别的地方。龙川: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是一处古名胜之地。寒来雁影连:雁鸣声断续,寒风中大雁排成“人”字形飞翔,雁影相连。沟水:指流水,这里借指江河。凄断:形容极度悲伤。听离弦:听的是《阳关三叠》或《阳关曲》,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歌曲。
【赏析】
《送刘少府游越州》,唐·刘禹锡作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九月。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遭贬谪,任苏州刺史、检校吏部尚书等职,这首诗是他送别好友刘禹锡去越州赴任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韵悠扬,意境深远,辞采华赡。
首联“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铅”,以对仗的句式,点明题旨。诗人在送别之时,想到自己与友人之间相隔三处坟茔,不禁感慨万千。颔联“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则进一步写景,描绘出一幅别离的画面:分别之时,友人的马车驶过,车盖之上,似乎还残留着他的气息。而友人即将离开的岸边,也仿佛指向了远方的故乡。颈联“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露水洒满大地的时候,蝉儿的鸣叫声似乎也变得哀伤起来。寒风吹来的时候,大雁的身影也仿佛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幅凄凉的画面。尾联“如何沟水上,悽断听离弦”,诗人以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站在河面上,听着那熟悉的《阳关三叠》或《阳关曲》,心中不禁充满了悲痛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