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
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
锦色连花静,苔光带叶熏。
讵知吴会影,长抱谷城文。
【注释】
重岩:高大的山。
抱:围绕。
幽涧:深而静的山溪。
曳:拖,拉。
轻云:轻盈的白云。
仙衣:仙女的衣服。这里指白云,是说云像仙女的衣服那样轻柔。
动:飘动。
飘蓬:随风飘扬的草木或羽毛,这里指飘拂的白云。
羽盖:古代帝王所乘的车上的饰物,这里借指仙人的车子。
锦色:五彩斑斓的颜色。
苔光:苔藓发出的光。
薰:香气四溢。
吴会:即苏州。
长抱:长久地环绕。
谷城文:指《谷梁传》(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因书藏于谷城而得名。
【赏析】
这首绝句写景抒情,意境优美,诗中以白云喻美人,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丽,风格清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首二句写山之高峻与水之澄澈。“重岩”是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样子。“抱”是围绕、依傍的意思。诗人笔下的山是那么雄伟险峻,巍峨挺拔,直上云霄;而山腰以下,却是曲径通幽,涧水淙淙,清澈见底。一个“抱”字,既点出山势之险,又写出了山腰以下的幽深明净。“幽涧”就是深邃的山涧。它发源于高山,流向低处,在山间曲折流淌。“曳”是拖拉、拉拽的意思。这一句是说,涧中水流潺潺,像是有意无意地在拖拉着轻薄洁白的云彩。这两句写景,不仅突出了山的高大、水的澄澈,而且通过“抱”与“曳”这两个动词的运用,使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起来,给人以一种动态感。
“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第二联写云彩的变化。“绕镇”,指环绕着城镇。“仙衣”,用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就像仙女穿着美丽的衣裳。“动”是摇动的意思,这一句是说,随着云朵在山谷间移动,仿佛给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一份动感。“飘蓬”,这里指的是随风飘荡的草本植物。“羽盖”,也是用来形容云雾飘渺的样子。“分”,是指云朵与飘浮的草本植物相互交错。“长抱”二字表明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喜爱之情。
“锦色连花静,苔光带叶熏。”第三联写花木之美。“锦色”指色彩绚丽如锦绣。“花静”,意思是花朵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艳丽动人。“苔光”,指苔藓发出的光泽。“带”,连接之意。“熏”,是芳香弥漫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山间景色如此美丽,连花儿也沉浸在这种美景之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诗人通过对花木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不胜收的自然画卷。
“讵知吴会影,长抱谷城文。”末二句是说诗人不知道这美好的景色是从哪里来的,但总觉得它们好像是古代传说中的吴国(今江苏一带)和越国(今浙江一带)的影子;又好像是古书上所说的“谷城文”(谷城为春秋时吴国都城,故称“谷城”),这些美丽的传说和故事都与自己有关。
【译文】
高耸入云的山峰环抱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深涧里飘曳着一缕轻云。
轻云缭绕,仿佛在山间飞舞起舞;随风飘散的草本植物和飘拂的云彩互相交织。
五彩缤纷的鲜花静悄悄地绽放,苔藓发出的光辉笼罩着树叶。
我怎么会知道这些美景来自遥远的吴、越?却始终怀念着古代谷城的美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