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赏析】

王士禛《古诗解》评此诗曰:“送别诗而能出以高致,真不羁才子也。……其词虽极平淡,然神理超绝,令人读之如登高山,如临深谷,不能自已。”(《带经堂诗话》)

“朝看法云散”,是说早晨看见天边彩霞像云一样消散了,这是对王上人的送别。法云者,佛教说法之云也。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写天空中彩云消散的景象,暗示王上人即将离去,诗人依依惜别的心情。

“知有至人还”,是说诗人知道王上人就要回来,“至人”指仙人。《列仙传》卷八载:王子乔“好吹箫”。相传他在周灵王太子时,游于伊洛之间,三见二妃,与赤龙为友。后乘白鹤飞去,经嵩山入缑氏山。他学道成仙,乘白云车,驾六龙,过紫云台,到昆仑山上,和西王母饮玉杯水,然后骑白马归来。(见《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王子年拾遗记》)这里的“仙人”即指王子乔。“还”字写出了诗人对王上人的留恋之情。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是说诗人在伊水边送走客人,在故关外送行。伊水,在今河南省南阳县附近,古代属南阳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3):“郑伯如晋,会于黄父,赋《韩奕》。子产从。晋侯将妻秦女,遂伐郑。郑伯谏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史记·郑世家》也有记载。故关,在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左传》僖公三十年(前641),“郑公子归生欲盗济师。大宫之竖献药,归生因毒药杀郑文公。”(见《左传·僖公三十年》)“伊水”句是说诗人在伊水边送走客人;“故关”句是说诗人在故关外送行。这两个地名都暗示着离别之地,表达了诗人对王上人的依恋。这两句紧承前面两句而来,一气呵成,自然浑成。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是说天空中洒满了鲜花,精舍位于空空的山中。“天花”指春日里飘落的五彩缤纷的鲜花,这里代指南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郎曹:‘卿等并复可儿?’答曰:‘不知其他,但察厅事前,常有车马客流量度,已有数部,未知是何许人也。’太傅笑而不言。”《世说新语》载:“谢安年少时,于窗中窥,闻有人在下棋,云:‘是非之人,不可强相陵。’”这里用典故暗讽那些不肖子弟,他们只知道玩乐享乐,却不知道珍惜光阴,虚度时光。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是说虽然有时来往,但心中总是闲暇无事。“复”字表明作者与王上人交往频繁,经常往来。“闲”字则表明作者心情舒畅,无所牵挂。这两句既点明了王上人的行踪,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的心态。

王士禛《古诗绝句解》评此诗曰:“结得妙。‘天花’句、‘精舍’句皆形容空中景象。”(《带经堂诗话》)

此诗首联写诗人清晨送别王上人,目送他离城远去。颔联写诗人站在伊水边目送王上人离开故关而去。颈联描写天空中盛开鲜花的景色以及空山中的寺院。最后一联写王上人有时来有时去,而诗人自己却心无杂念,整天闲适无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