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山居即事
  • 此句表明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是山林。”即事”意味着直接描述眼前发生的事情或景象。
  1. 岩云掩竹扉
  • “岩”指山岩。”云”指云雾。”掩”是遮挡的意思。”竹扉”指的是用竹子做的门扉。整个意思是指山岩上的云雾遮住了竹门。
  1. 去鸟带馀晖
  • “去”可能是指鸟儿飞走。”带”表示携带或跟随。”余晖”通常指夕阳的余光。这里可能表示鸟儿离开后,夕阳的光芒还留在天空中。
  1. 地僻生涯薄
  • “地僻”意指地理位置偏僻。”生涯薄”可能是指生活简朴,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
  1. 山深俗事稀
  • “山深”形容环境幽静,远离尘嚣。”俗事”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稀”可能是指稀少或不常见。这里可能表示在山中的生活中,琐事很少发生。
  1. 养花分宿雨
  • “养花”意指照料花草。”分”可能是分配的意思。”宿雨”可能是指夜晚的露水。整个意思是指照顾着花草,享受着露珠带来的清新感觉。
  1. 剪叶补秋衣
  • “剪叶”可能是指修剪植物的叶子。”补”可能是修补或者补充的意思。”秋衣”可能是指秋天穿的衣物。整个意思是指通过修剪植物的叶子来制作秋天的衣服。
  1. 野渡逢渔子
  • “野渡”可能是指野外的小渡口。”逢”意指遇见。”渔子”可能是指捕鱼的人。整个意思是指在某个小渡口遇到了捕鱼的人。
  1. 同舟荡月归
  • “同舟”意指一起划船。”荡”可能是泛舟的意思。”月归”可能是指月亮落下。整个意思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划船,随着月亮一起归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隐居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山间云雾、鸟儿、植物、露珠等自然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