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
古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今日成阴复成子,可怜春尽未归家。
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
【注释】
耒(lěi)水:即湘江,发源于湖南省的郴州。波纹:涟漪。湘江竹叶青翠细长,故云”竹叶轻”。
古时楼上清明夜:指古代诗人在清明节夜晚登楼赏花的情景。
今日成阴复成子:今日,指现在;成阴,形容树木茂密,遮住了阳光;复成子,指诗人自己。
可怜春尽未归家:可惜春天已经过去,自己却还没有回到家乡。
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新媳妇在矶头,月亮半弯,云朵半遮;少女在滩上,月光皎洁,如月明镜。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映白云。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游历湘中时。首联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湘江两岸,绿水环抱,竹叶青青,波纹细荡,景色宜人;而诗人置身其中,更觉得其美不胜收。颔联承首联之美景,进一步渲染气氛:昔日诗人在此赏花,今又独自登高凭吊,令人伤感不已!颈联两句对仗精工,意境清幽。”可怜春尽未归家”与”新妇矶头云半敛,女儿滩畔月初明”两句相呼应。”新妇矶头云半敛”,是说新妇站在矶头,云彩半遮半掩,仿佛是在低语;”女儿滩畔月初明”,则是说少女们在滩边嬉戏,月光如明镜一般照耀着她们。尾联两句,则以议论收束全诗:”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这两句的意思是,群山环抱的湘中大地,晴光明媚如同一幅画卷。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四句为第二部分,中间用一个”但”字过渡,前后两部分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