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万里行,边色看双旌。
去展中华礼,将安外国情。
朝衣惊异俗,牙帐见新正。
料得归来路,春深草未生。

诗句释义

  1. 风沙万里行:描述了旅途中遭遇的风沙天气,暗示着长途跋涉的艰辛。
  2. 边色看双旌:在边疆,可以看到两面飘扬的旗帜。”旌”通常用于指代军旗或使者的标识。
  3. 去展中华礼:此行是去展示中国的文化与礼仪。
  4. 将安外国情:意味着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外交事宜。
  5. 朝衣惊异俗:穿着朝服却显得与众不同或显得格格不入,可能因为习俗或文化的差异。
  6. 牙帐见新正:在帐篷里见到新年的庆祝活动,可能指的是节日或庆典。
  7. 料得归来路:预计自己何时能返回。
  8. 春深草未生:春天深入时,草还未长出新芽。

译文

送于中丞入回鹘,
千里风尘两旌旗。
展礼华夏情意重,
异俗牙帐迎新年。

衣冠不同显异域,
异国风土共此时。
待归时节知几许?
春深草未复萌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中丞赴外邦(回鹘)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风沙、旗帜、礼仪、风俗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外交任务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行程的担忧。

首句“风沙万里行”直接设定了背景,暗示了旅途的艰难和不确定性。接下来的两句“看双旌”则是点明了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即通过展示中国的礼节来加强与回鹘国的交流和友好关系。

第三联“去展中华礼”,展示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和外交策略,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姿态。而“将安外国情”,则反映了中国对于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谨慎和智慧,体现了一种大国的外交风范。

接下来的四句,“朝衣惊异俗”,“象牙帐见新正”,则具体到了具体的文化差异和交流细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差异,还表现了中国对于尊重他国文化的坚持。最后两句,“料得归来路”,“春深草未生”,则从时间角度出发,表达了对于归程时间的不确定感和对春天景色的美好期待,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远方未知的忧虑。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中国文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