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及艺术手法,从整体上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分析。此题注意“云封”“谢”等关键词的提示作用,注意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两句,意思是:树下落脚的地方有一个人,那人不言不语真是个好人。诗人在树下看见一位不言语的人,便觉得此人很可喜欢,于是上前与他攀谈。“彼”指诗人自己,“何人”是说这个人是谁,“语”指说话,“真吾好”就是“真好”,“吾”为第一人称代词;“树下”即树下,这里指诗人所站的位置,“彼何人”句是说诗人看到树下有一位不说话的人,而自己却忍不住要与他攀谈,“不语”是说不说话,“真”即真是,“吾好”是说我好,“好”字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表示喜欢,“何人”指谁,“不语”是说不说话,“真吾好”即真是个好人。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树下看见一个不说话的人,觉得这人真是好人。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两句,意思是:如果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那么烟霭就会消散变成宝贝。前一句是说如果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的话,那烟霭就会消散变成宝贝,后一句是说如果能够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的话,那烟霭就会消散变成宝贝。“语若及日中”,如果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那烟霭就会消散变成宝贝,这一句运用了假设的条件复句,“若”即如果,“及”即达到……的程度,如“及日中”即达到太阳的程度。“日中”指太阳正午的时候。这句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的话,烟霭便会消散成为宝物。这两句是说如果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的话,那烟霭就会消散成为宝物。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想象之景和现实之景相结合的手法,把现实之景与想象之景相映衬,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答案】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下途归石门旧居》)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下途归石门旧居》)

译文:

树下那个人,你不说话,真是个好人。

如果他能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那么烟霭便会消散成为宝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