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传告报诸蕃,各自排兵向北山。
左边尽着黄金甲,右半纷纭似锦团。
黄羊野马捻枪拨,鹿鹿从头吃箭穿。
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
妾家宫苑住秦川,南望长安路几千。
不应玉塞朝云断,直为金河夜蒙连。
烟●山上愁今日,红粉楼前念昔年。
八水三川如掌内,大道青楼若眼前。
风光日色何处度,春色何时度酒泉?
可●轮台寒食后,光景微微尚不传。
衣香路远风吹尽,朱履途遥蹑镫穿。
假使边庭突厥宠,终归不及汉王怜。
心惊恐怕牛羊吼,头痛生憎乳酪膻。
一朝愿妾为红鹤,万里高飞入紫烟。
初来不信胡关险,久住方知虏塞□。
祁雍更能何处在,只应弩那白云边。
【注释】
单于:指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传告报诸蕃:向各部落宣布消息。排兵:布阵、摆开兵器阵势。左:指左边。黄金甲:指匈奴战士所穿铠甲。右:指右边。黄羊:即黄鼬,一种小兽。野马:指草原上奔跑的马。捻枪:挥舞长矛。鹿鹿:指鹿,这里用“鹿”字代替“鹿”。头吃箭穿:指被箭穿透了头部,形容战死。远指白云:指在远处看见飘动的白云。呼且住:请暂且停下。听奴一曲别乡关:让我唱一首歌为离别家乡而哀伤吧。妾家宫苑:指王昭君的家世。秦川:古地名,今陕西一带。应:应当,此处作“因”讲,因……的缘故。玉塞:以玉石装饰的边塞关口。云断:云中断,指道路不通。金河:指黄河。蒙连:蒙受连绵不断。烟●山上愁今日:指在高山上为今日离别而感到忧愁。红粉楼前:指王昭君居住的宫殿。昔年:往日,往昔。八水三川:指王昭君的家乡,汉中一带的河流。如掌内:像手掌一样。大道青楼:指通往长安的道路。若眼前:像在眼前一样。风光日色何处度:不知何处才能度过这美好的时光。春色何时度酒泉?:春天的美好景色何时才能度过酒泉?可●轮台:在新疆境内。寒食:古代节令名。后:指以后。光景微微尚不传:时间过得很慢,还没有过去。衣香路远风吹尽:衣服上的香气随着风飘得越来越远,但已吹散殆尽。朱履途遥蹑镫穿:穿着红色的鞋子在遥远的路途上行走。假使:如果。边庭:边境。突厥宠:受到突厥人的宠爱。终归不及:终究比不上。汉王怜:汉武帝怜爱。心惊恐怕牛羊吼:心中害怕牛羊发出叫声。头痛生憎乳酪膻:头痛厌恶羊肉的味道,这里用来形容远离亲人的痛苦。一朝愿妾为红鹤,万里高飞入紫烟:一旦希望成为一只红鹤,飞向万里之外,进入紫色烟雾缭绕的地方。初来不信胡关险:当初来到匈奴时不相信他们的关隘多么危险。久住方知虏塞□:长时间居住才知道边境是多么荒凉。祁雍更能何处在:祁(qí)雍(yōng)哪里还有什么地方?只应弩那白云边:只应该到那白云般的边界处去。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词,也是一篇咏史词。作者借咏史诗来抒发对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感慨之情。全词通过描绘昭君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开头两句,写匈奴单于向各部发布消息,让他们摆开阵势,准备战斗,因为昭君即将到来。这两句写出了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和对昭君的重视。
中间四句,描绘了昭君的形象。她身穿黄金甲,手持长矛,英勇善战;她的马匹也披着金色铠甲,勇猛无比。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昭君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昭君英勇无畏的赞扬之情。
接下来两句,诗人又进一步描述了昭君的美貌与才华。她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才情出众,能歌善舞。这两句既赞美了昭君的外貌美丽,又表现了她的聪明才智,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光彩照人、才艺非凡的昭君形象。
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对昭君的感怀之中。他怀念故乡,感叹时光流逝,思念亲人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既是对昭君的深情厚谊的表达,又是作者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整首词通过对昭君形象的描绘和对她的感怀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美貌聪慧、爱国爱民的昭君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