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雄争天下,狫鼠先啾唧。
兔子上天床,猿猴三下失。
李子生狼藉,乃牛生叛䍽。
群犬嘶首尾,走上中华国。
【注释】
天复初: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刘道昌:指唐朝大臣刘邺。篆书:古代书写用的字体,用刀刻或凿刻而成。八雄:比喻有才能的人。狫(jian)鼠、兔子、猿猴、牛、李子、狗:都是借喻有才能的人。
【赏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刘鄴所作。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讽刺了唐末宦官专权和群小当道的局面,抒发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全诗运用典故,寓意深刻,含蓄蕴藉,语言精练。
首句写“天复初”,点明题旨,说明是咏史诗。接着,诗人以八雄争天下,群小乱政,来概括当时的政治局面,揭露出当时宦官专权、群小当道、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次句“狫鼠”指唐僖宗,“啾唧”是说其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兔子上天床”是借喻唐僖宗宠幸田令孜,任人唯亲,导致朝政混乱。“猿猴三下失”,是说唐僖宗被田令孜所惑,多次失去战机,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第三句写安史之乱发生后,国家一片狼藉,百姓流离失所,而唐王朝却依然故我,无所作为。第四句通过写李林甫、牛仙客等小人得志,来讽刺当时朝政黑暗腐败。最后一句写群小嚣张跋扈,欺压百姓,他们像犬一样狂吠不止,最终登上了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宝座。
这首诗在写法上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艺术手法,通过写八雄争天下、群小乱政来揭示当时的政治腐败,然后再写国家动乱、百姓流离失所,最后写群小嚣张跋扈、欺压百姓登上统治宝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读者感到既新鲜又亲切,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