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月忽临池,双蛾忆画时。
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
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
【注释】
- 片月:月亮像片。2. 双蛾:指眉毛、眉黛,这里指画眉,也代指女子。3. 光浮空似粉:形容月光如白粉般轻浮在水面上。4. 影散不成眉:比喻人的面容,因为月光的照射而变得模糊了,就像被月光照亮的眉毛一样不清晰。5. 孤枕应惊梦:孤零零的枕头会让人因思念而失眠,从而梦见对方。6. 寒林正入帷:寒林,寒冷的树林;帷,帷幕,这里指窗户。7. 情知两处望:知道彼此都在望着同一片天空或同一个月亮。8. 莫怨独相思:不要怨恨自己一人孤独地想念对方。
【赏析】
《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看着明亮的月亮,思念着远方心上人的情景,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首句“片月忽临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高悬,洒下柔和的光辉,仿佛一片银白色的云朵,静静地落在池塘之上。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背景。
次句“双蛾忆画时”,则将目光从天空转向了女子的脸庞。她似乎想起了自己曾经画过的那个美丽的脸庞,那时的她也如此刻这般美丽动人。这里的“双蛾”既指女子的眉毛,又暗指她的容貌,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美貌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光浮空似粉”,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美丽景象。它如轻如烟的白粉,漂浮在空中,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这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感受。她仿佛被这种美景所吸引,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第四句“影散不成眉”,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美貌与思念之情。她的面容因为被月光照耀而显得不再清晰,就如同她的影子一样消散在空气中。这一句既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她的美貌之极。
接下来的两句“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则是描写了女子的梦境和窗外景色。她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因为思念远方的人儿而失眠,于是进入了梦境。在这个梦中,她看到了一片寒冷的树林,树叶在月光下闪烁着光芒,如同进入了她的梦境一样。这个场景既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寂寞,也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则表达了两人虽远隔千山万水,但都在同一片天空下仰望同一轮月亮的情感。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着对方的影子,就能感受到那份思念与牵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全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思念远方心上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内心世界的独特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欣赏自然之美和人类情感的美好。
《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爱情和人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