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对含章树,闲思共有时。
香随荀令在,根异武昌移。
物性虽摇落,人心岂变衰。
唱酬胜笛曲,来往韵朱丝。
诗句注释
1 太傅相公: 指唐代诗人李峤,字巨山,曾任太子少傅。
- 东观: 指东汉的皇家藏书之处,此处代指藏书丰富之地。
- 庭梅西垣旧植: 庭园中种植的古老树木。
- 昔陪盛赏: 过去曾经受到过很高的赞赏。
- 今独家兄唱和之馀: 除了兄弟之间的相互唱和之外。
- 俾令攀和: 使我愿意参与其中。
- 辄依本韵: 就依照原韵律来作答。
- 伏愧斐然: 内心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诗才并不高。
- 含章树: 含有美德的树木。
- 闲思共有时: 闲暇的时候思考着共同的时间。
- 香随荀令: 比喻香气与荀令(荀彧,东汉著名谋臣)相似。
- 根异武昌移: 比喻树木的根基与众不同,与武昌(今湖北鄂州)迁移无关。
- 物性虽摇落: 尽管万物都凋零衰落。
- 人心岂变衰: 人的情感难道会改变吗?
- 唱酬胜笛曲: 相互唱和胜过吹笛子的音乐。
- 来往韵朱丝: 来回吟咏,用红色的丝线作为韵脚。
译文
太傅相公您在东观庭园种下了一棵古老的树木,我曾在盛年时陪伴您欣赏。现在轮到我一个人唱歌了,您让我来和您的诗相和。我不敢自夸文采,只是依照原韵律来作答。
静谧地面对那棵含章树,悠闲地思考我们曾有过的美好时光。它的芬芳如同荀令君一般,虽然我的根基与武昌不同,但我相信它依然能够茁壮成长。尽管万物都在凋零,但我坚信人心并不会因此变得衰弱。
您的诗歌唱和胜过了笛子声,而我来回吟咏却总是用红色的丝线作为韵脚,希望以此表达我对您的敬意和对诗歌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景之作,表达了对友人李峤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诗歌才华的钦佩。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昔日的朋友在岁月更迭中的不同境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通过对“含章树”和“荀令”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美和友情深厚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朱丝”这一象征性的词汇,表达了对友谊和诗歌艺术的珍视。整体而言,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