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李翰林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者的崇敬之情。下面是对诗句的逐条释义:
谁氏子丹青:这句诗中的“谁氏”可以理解为“是谁的人”,而“丹青”通常指代绘画或书法,这里可能暗指某人的艺术造诣非常高超。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个人(可能是李翰林)的绘画技艺高超,达到了难以企及的境界。
毫端曲有灵:这里的“毫端”指的是笔尖,而“曲”可以理解为巧妙、精妙。诗句描述的是李翰林的绘画技艺非常巧妙,每一笔都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屹如山忽堕:这里的“屹然”意味着坚定地站立,“山”则代表稳定、坚固。整句诗形容李翰林的作品如同山岳般稳定而又充满变化,让人感到既庄严又灵动。
爽似酒初醒:这里的“爽”是指清新、爽快,“酒初醒”则形容人刚刚醒来时的精神状态。整句诗用来形容李翰林的作品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如同刚醒的酒一样令人精神焕发。
贯休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成功塑造了一个技艺高超、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形象,并以此表达对李翰林及其作品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