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诗句释义

1 机忘室亦空: 这是说禅师在禅修中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连心念也忘记了,甚至连修行的场地(即“室”)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表示禅宗中的“无我”与“无心”的概念。

  1. 静与沃洲同: “沃洲”通常指代佛教的净土,这里是将内心的平静比作沃洲那般的净土,表明了内心的宁静是至高无上的。

  2. 唯有半庭竹: 描述的是院子里有一棵竹子,虽然只有半棵但是足以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暗示了即使在最微小的存在中也能找到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3. 能生竟日风: 这里的“风”不单指自然之风,更象征着禅宗中对外界干扰超然的态度,即便是一阵微风吹过,也能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4. 思山海月上: 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景象的深深思念,如山之雄伟、海之辽阔以及月亮的明亮,都让人心生向往。

  5. 出定印香终: 指的是修行结束,放下一切执着后的一种状态。这里的“出定”可能指的是从某种冥想或修行的状态中走出来,而“印香终”则可能是比喻修行者在完成一个重要仪式或目标后,心中的重负随之消散。

  6. 继后传衣者: 这句话可能意味着那些将要继承并发扬前人遗教的人,他们需要保持谦虚和谨慎,继续前行。同时,这也暗示了传承的重要性和对后人的期待。

译文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哲学。通过诗中的自然意象和修行场景,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半庭竹”和“竟日风”等词句,都体现了禅宗中“顺其自然”的思想,即不强求外在事物,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此外,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对于修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