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
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应。
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冰。
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注释】
寒思:思念。白阁:即白帝城,在湖北奉节县东。层:高耸。石屋两三僧:指在山上的佛寺。石屋,指寺庙。两三,言其不多,亦言其不广。僧:僧人。
斜雪:指飘落而下的雪花。扫不尽:比喻雪花飘落的样子。饥猿:山中饥饿的猿猴。唤得应:形容猿猴因饥饿而发出的声音很凄切、动人。
香然:燃香的意思。一字火:指燃一炷香。磬(qìng)过:敲击磬声经过。数潭冰:指冬天时,山间有好几处结满了冰。
终必相寻去:表示诗人要去找这些朋友,和他们一起共度寒冷的冬天。孤怀久不胜:指孤独的胸怀难以承受。
【赏析】
《怀白阁道侣》是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00年)秋,王建在夔州作官时所作。这首诗描写了他在深秋时节独自来到白帝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孤寂凄凉的心情。
首句“寒思白阁层”,点明季节为秋季,地点是白帝城。寒思二字,既写出了时间,又写出了天气,同时暗喻了作者此时的心情。白阁,指的是白帝城,一个位于四川奉节县东的高山上的古城。层,用来形容山势高峻。
颔联“石屋两三僧。”写到了在山顶的一座小寺里只有两三位僧人,表现出诗人的孤单。
颈联“斜雪扫不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
尾联“香然一字火”和“磬过数潭冰”,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白帝城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们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