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
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

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

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注释:

  1. 良匠曾陶莹:指优秀的工匠曾陶莹善于制作陶瓷。
  2. 多居笔砚中:经常在笔砚之中(指文房四宝),即写作或绘画。
  3. 一从亲几案:自从接近书桌(指学习)。
  4. 常恐近儿童:常常担心自己的作品被孩童玩乐,可能破坏。
  5. 卓立澄心久:形容作品的独立和清高。
  6. 提携注意通:意指作品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和关注。
  7. 不应嫌器小:不应该因为器物小而嫌弃它没有用处。
  8. 还有济人功:还有帮助人们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工匠对创作的态度和情感。首先,诗人通过“水壶子”这个形象,表达了工匠对于自己作品的珍视以及对创作的热情。其次,他描述了工匠与文房四宝的密切关系,以及他如何亲近书桌、远离孩童玩耍的环境来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接着,诗人强调了作品需要具备独立和清高的品质,以吸引他人的目光和关注。最后,他以“不应嫌器小”,暗示尽管作品本身可能微不足道,但它却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整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工匠精神的赞美和推崇,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和社会贡献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