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
回雁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
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注释】
- 春(春天)
- 自来自去:从东到西地移动。
- 动:指春意萌生,万物复苏。
- 无象无私无处无:没有形态、没有目的、没有位置。
- 回雁(雁南飞):秋天大雁向南飞。
- 不多:不多,很少。
- 染花:给花儿染色。
- 溟蒙(míng méng):雾气笼罩的样子。
- 浓暖深为政笔驱:浓厚的暖和的气息被政治所驱赶。
- 莫讶相逢只添睡:不要惊讶我们相逢会多睡觉。
- 伊余心不在荣枯:我的心不在荣辱兴衰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杨载任建德路总管时,是组诗中的一首。
首句“自来自去动洪炉”,以“自来自去”形容春天的到来,用“动”字来表现春天到来时的活力与生机,将春天比作一个充满活力的火炉,使春天的来临充满了力量感和动感。
第二句“无象无私无处无”,用“无”字来形容春天的特点,既表示春天没有固定的外形,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具体的地点,强调了春天的无形和无处不在的特性。
第三句“回雁不多消气力”,用“回雁”来比喻秋天的大雁南飞。秋天的大雁南飞,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而春天则不需要。因此,春天的到来不会消耗太多的力气。这里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的特点,突出了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四句“染花应最费工夫”,用“染花”来比喻春天对花朵的影响。春天的到来,会使花朵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但同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它们。这里的“染花”既是对春天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春天的一种提醒,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花朵,不要随意破坏它们的美丽。
第五句“溟蒙便恨豪家惜”,用“溟蒙”来形容春天的朦胧和朦胧美。在春天,天气常常是蒙蒙细雨,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而豪家则喜欢追求繁华和华丽,他们可能会因为珍视春天的美,而不愿意破坏它。这里通过对比不同人群对待春天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珍视之情以及对豪家的批评。
第六句“浓暖深为政笔驱”,用“浓暖”来形容春天的温度和湿度,暗示了春天的温暖和湿润。而“政笔驱”则是对春天的一种形象描绘,暗示了春天的力量和影响力。
第七句“莫讶相逢只添睡”,借用“相逢”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春天的到来,会给人们增添许多欢乐和愉悦,使人感到身心舒畅,因此人们会感到睡得更加香甜。
第八句“伊余心不在荣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认识。诗人认为,自己的心思并不在个人的得失荣辱上,而是专注于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感悟。这里的“伊余”是指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得失荣辱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