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角含风雨气曛,寂寥莓翠上衣巾。
道情不向莺花薄,诗意自如天地春。
梦入乱峰仍履雪,吟看芳草祗思人。
手中孤桂月中在,来听泉声莫厌频。
诗句解析与译文:
- 暮角含风雨气曛:“暮角”指的是傍晚时吹响的短笛声,通常用于报信或提醒行人注意安全。这里的“含风雨气曛”形容了傍晚时分风雨交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阴郁而沉重的氛围。
- 寂寥莓翠上衣巾:“寂寥”表达了一种寂静、空旷的感觉,而“莓翠”则描绘了莓叶翠绿、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这里将“上衣巾”与“莓翠”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在风雨中独自行走,身着青色衣物、头戴巾帽的孤寂形象。
- 道情不向莺花薄:“道情”指的是禅宗思想或佛教教义,这里用“莺花”比喻世间繁华、虚荣的东西。诗人表示自己的内心并不追求这些世俗之物,而是保持一种清净、淡泊的心态。
- 诗意自如天地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心中诗意盎然,如同春天的气息一样自然、生动。诗人认为,内心的诗意是不受外界影响的,它如同春天一般充满生机和活力。
- 梦入乱峰仍履雪:“梦入”指的是梦中进入,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山间的美丽景色。而“履雪”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登山途中不畏艰险,依然坚持前行的情景。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坚定态度。
- 吟看芳草祗思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观察花草的同时,也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里的“芳草”指的是春天里生长的草木,它们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而“祗思人”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
- 手中孤桂月中在:诗人通过“手中孤桂”,即手中的桂花,来寓意自己的清高和纯洁。而“月中”则意味着月亮的明亮和清澈,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两句诗赞美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来听泉声莫厌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声音的热爱和珍惜。泉水的声音如同天籁般悦耳动听,诗人愿意不断地去倾听和欣赏。这里的“莫厌频”意味着不要厌烦,要持续地去聆听这种美好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人以暮角、风雨、莓翠等元素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氛围。而“道情不向莺花薄”、“诗意自如天地春”等诗句则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此外,通过“梦中行山路”、“吟赏芳草心系人”等描写,诗人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亲情的牵挂。最后,“莫厌泉声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永不厌倦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又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