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零落红与绯,汀烟蒙茸江水肥。
人担犁锄细雨歇,路入桑柘斜阳微。
深喜东州云寇去,不知西狩何时归?
清平时节何时是,转觉人心与道违。

春末兰溪道中作

山花零落红与绯,汀烟濛茸江水肥。

人担犁锄细雨歇,路入桑柘斜阳微。

深喜东州云寇去,不知西狩几时归?

清平时节何时是,转觉人心与道违。

注释译文及赏析

  1. 山花零落红与绯,汀烟蒙茸江水肥。
  • 诗句解读:描述春天景色,花朵凋零,红色的花瓣飘散在空气中,烟雾弥漫的江面和丰满的河水相互映衬。
  • 背景分析:描绘了一个春日黄昏的景象,大自然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迷人而宁静。
  •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1. 人担犁锄细雨歇,路入桑柘斜阳微。
  • 诗句解读:描述了农夫在雨后耕作归来的情景,他们扛着犁,走在被阳光照射的道路上,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桑树和柘树。
  • 背景分析: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以及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 情感表达:通过对农民生活场景的描绘,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美。
  1. 深喜东州云寇去,不知西狩几时归?
  • 诗句解读:表达了一种忧虑和期待交织的情感。东州的云已经散去,意味着战事或困境结束,但西狩(指战争或困难)何时结束却不得而知。
  • 背景分析: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动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情感表达:既有对和平的渴望,也有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1. 清平时节何时是,转觉人心与道违。
  • 诗句解读:思考了理想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形成过程,以及人们的行为准则是否与之相符。
  • 背景分析: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情感表达:既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也透露出对理想的追求。

《春末兰溪道中作》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贯休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