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山草湿,爽籁杂枯木。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
注释:
夜雨:夜晚的雨。
山草湿:山上的草木因为雨水变得湿润。
爽籁:清冷的风声,也指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响。杂:混合、交织在一起。
枯木:枯萎的树木。
闲吟竺仙偈:在闲暇的时候吟诵竺(zhu)仙(shàn)所传诵的佛家诗句或偈语。
竺仙:指唐代僧人玄奘(602—664)。
清绝:清新绝妙。
玉:这里指《玉台新咏》。玉台是汉代乐府民歌集,后人常借以泛指诗歌。
赏析:
这首诗写雨夜的景色和感受。
首句“夜雨山草湿”,写夜雨降临,山野间草木被淋得湿漉漉的。第二句“爽籁杂枯木”,接着就写到雨后的情景,风过林梢发出清脆的声音,与枯木上的响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清幽的环境。
第三句“闲吟竺仙偈”,诗人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不禁吟诵起竺仙所传诵的佛家诗句或偈语来。竺仙即玄奘,唐代僧人,曾到印度求取佛法,回国后将佛教经典翻译为中文。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宗教家、翻译家和旅行家。玄奘在旅途中曾经吟诵过很多诗句和偈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名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题解》中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这些诗句和偈语在当时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最后一句“清绝过于玉”,诗人认为他的诗句比之玉更清绝,也就是说他的诗比之玉还要美。这里的比喻十分恰当贴切,既表现了诗人对佛家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