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同迁谢,重成念旧悲。
连华得琼玖,合奏发埙篪。
馀蘖虽无取,残芳尚获知。
问君何所似,珍重杜秋诗。

【注释】

鼎臣:宰相。学士:指李德裕,时任宰相,兼翰林学士。侍郎:指郑朗,时任御史中丞。楚金:名不详,可能是宰相李德裕的门客。舍人、学士:指李德裕的属吏和宾客。以:因为。再伤庭梅:再次见到庭中梅花而伤心。清绝:清新高洁。感叹情致:感慨情怀。俱深:十分深切。因成:于是写成。四十字陈谢:即写四十字的诗向对方表示谢意。《杜秋娘》是一首乐府曲调,这里借指《杜秋娘》曲调中的歌词。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写给当时宰相郑朗和门客楚金及门下诸人的一首诗。诗人以重见庭中旧梅为题,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此诗写得清新高洁,感人至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首联“鼎臣学士侍郎楚金舍人学士以再伤庭梅诗同垂宠和清绝感叹情致俱深因成四十字陈谢”,意思是说李德裕在与郑朗等大臣的交往之中,又见到了庭院中的梅花而感到悲伤;因此他写下了四十字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里的“鼎臣”指的是宰相李德裕,“学士”指的是郑朗,“侍郎”指的是张元夫,“舍人”指的是刘禹锡,“学士”指的是白居易、元稹等人。他们都是李德裕的同僚或门客,因此李德裕对他们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颔联“人物同迁谢,重成念旧悲”,意思是说虽然人物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仍然会怀念过去的事情。这里的“人物同迁”指的是李德裕和郑朗等大臣的人事变动,而“念旧悲”则是指对过去的事情的思念和悲伤。

颈联“连华得琼玖,合奏发埙篪”,意思是说连华(即梧桐树)得到了珍贵的木材,可以制作出精美的乐器。这里的“连华”指的是庭院中的梧桐树,“得琼玖”则是比喻得到了珍贵的人才,可以共同创作美好的音乐。这里的“合奏发埙篪”则是指共同创作音乐,发出了美妙的声音。

尾联“馀蘖虽无取,残芳尚获知”,意思是说虽然已经没有了嫩芽,但是仍然能够知道曾经的芬芳。这里的“馀蘖”指的是嫩芽,“无取”则是指没有了价值或作用,而“残芳尚获知”则是说虽然已经失去了生机,但仍然能够感受到曾经的美好。

这首诗的作者李德裕是一个具有政治野心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唐朝后期最有权势的政治家之一。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继续追求权力和地位的提升。他在政治上采取了许多强硬的措施,打击了反对派的力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提拔了许多亲信和门客,这些人成为了他的帮凶和助手。

李德裕的为人处世也是相当精明和狡猾的。他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政治手段和策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仅在政治上表现出色,而且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讲究享受和享乐的人。他喜欢欣赏美丽的事物和艺术,喜欢宴饮和娱乐。这些行为使得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复杂,也使得人们对他的评价产生了分歧和争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