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断危楼鸟不飞,荧荧何处最相宜。
香然水寺僧开卷,笔写春帏客著诗。
忽尔思多穿壁处,偶然心尽断缨时。
孙康勤苦谁能念,少减馀光借与伊。
【注解】
灯:指灯谜。
钟断危楼:指深夜,因为寺庙里的钟声已经停了。鸟不飞:形容夜色深沉。荧荧:灯火闪烁的样子。最相宜:最适宜。
香然水寺僧开卷:僧人在寺院里读书,点燃香烟(佛前香)。笔写春帏客著诗:客人在春日的夜晚为诗人作诗。
忽尔思多穿壁处:忽然想到很多问题需要解答。偶然心尽断缨时:偶尔心情舒畅,可以尽情挥毫作画,不受拘束。
孙康勤苦谁能念:孙康勤奋苦读,无人能比。少减馀光借与伊:我减少一些光亮借给你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猜灯谜的诗歌。作者通过对谜语的解释和解析,揭示了谜面中隐藏的意境和含义。同时,他也通过对谜语的解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前两句“灯”描绘了一幅深夜的景象,鸟儿已经停止了飞翔,只有寺庙里的钟声还在回荡。接着,诗人描绘了僧人读书的场景,点燃香烟,写下诗句,为诗人作诗。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同时也揭示了谜语中的意境和含义。
第三四句“忽尔思多穿壁处”和“偶然心尽断缨时”,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他想到了许多问题需要解答,偶尔心情舒畅,可以尽情挥毫作画,不受拘束。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考过程。
最后两句“孙康勤苦谁能念”和“少减馀光借与伊”,诗人引用了历史上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想法。他认为,孙康的勤奋苦读是无人能比的,而他则希望能够减少一些光亮,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用。这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和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谜语的解析和解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思考和感悟,以及他对于勤奋学习和奉献精神的倡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