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君山酒半醒,朗吟疑有水仙听。
无人识我真闲事,赢得高秋看洞庭。
【注释】:
君山:即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朗吟:高声吟咏。
水仙: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
闲事:指诗人隐居的闲情逸致。
高秋:初秋。
洞庭:今属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北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隐逸生活的诗,描写了作者在洞庭湖上夜泊时的生活情景。全诗以“宿洞庭”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情和用典,表达了隐逸生活的情趣和追求。
首句“月到君山酒半醒,朗吟疑有水仙听”,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边的月光下饮酒吟诵的情景。月色朦胧,酒意微醺,诗人在朗吟中仿佛听到了水仙的声音,这既是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心境的一种抒发。这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正是隐逸生活的追求。
次句“无人识我真闲事,赢得高秋看洞庭”,则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认同。他认为自己远离世俗纷扰,过着真正的闲适生活,这种境界只有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这里的“真闲事”是指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内心感受。
最后一句“赢得高秋看洞庭”,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通过自己在洞庭湖畔的高秋之夜,欣赏着洞庭湖的美丽风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这种感受不仅让他忘记了世俗的烦恼,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隐逸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通过对洞庭湖美景的描绘,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这种情感是值得我们珍视和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