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广亡来冰镜稀,宓妃嫫母混妍媸。
且于雾里藏玄豹,休向窗中问碧鸡。
百氏典坟空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
门前春色芳如昼,好掩书斋任所之。

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非常特殊,它没有遵循传统的押韵或对仗规则,而是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倦学”: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的厌倦和疲惫。
  2. “乐广亡来冰镜稀,宓妃嫫母混妍媸。”:这里引用了历史典故中的“乐广”,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乐广亡来冰镜稀”意指乐广死后,他的才华就像那冰冷的镜面一样不再清晰可见。而“宓妃”、“嫫母”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美女,她们在民间传说中以美貌著称,但在这里却被用来象征那些与真正的美相去甚远的人。这两句话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俗偏见和表面之美的讽刺。
  3. “且于雾里藏玄豹,休向窗中问碧鸡。”:这句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观点。玄豹(黑豹)是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动物,而在雾中隐藏其踪迹,说明它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的本色。而“碧鸡”则是指色彩鲜艳的公鸡,它们通常被用来报晓,这里却暗指那些外表华丽却缺乏内在价值的东西。诗人鼓励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荣光,而应该像玄豹那样保持自己的真实。
  4. “百氏典坟空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这里的“百氏典坟”指的是众多的古代经典和文献,而“萤雪”则是指用萤火虫和积雪制作的灯,用以照明读书。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来表达对于那些看似勤奋学习但实际上毫无收获的人的批判。他们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像那堆萤火虫和积雪一样,最终都消失在黑暗中。
  5. “门前春色芳如昼,好掩书斋任所之。”: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总结和劝诫。他看到庭院中的春色明亮如昼,暗示着外面世界的美好和诱惑。然而,他选择闭门不出,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自己的学问研究中。这是对那种沉溺于外物、忽视内心修炼的态度的批评。诗人鼓励人们要像自己一样专注于学习和研究,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偏见和表面之美的深刻见解。他运用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以及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犀利,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