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
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
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因思畴昔游谈者,六国交驰亦受烹。
这首诗是《戒子箴》,作者未知。诗中用“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等诗句来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不要被谗言所蒙蔽。
译文:
- 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
注释:巧舌如簧,形容能言善辩的人。总莫听,不要听从。是非多,指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产生偏见。
- 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
注释:比喻众人的流言蜚语会像风吹一样迅速传播。投杼,比喻人轻信谣言。百犬见风都只是吠声,比喻众人随声附和。
- 辨玉且宽和氏罪,诬金须认不疑情。
注释:比喻辨别真伪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能因为别人诬陷就轻易相信。和氏,指卞和氏,相传他曾在楚山发现一块宝玉,因有人诬陷他偷盗而受刑,但他坚持自己的清白,最后证明是真正的宝玉。不疑情,指不存疑虑。
- 因思畴昔游谈者,六国交驰亦受烹。
注释:比喻善于言辞的人也可能会遭到不幸。畴昔,过去的日子。交驰,形容关系密切,竞争激烈。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受烹,比喻遭受不幸或死亡。
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不要被谗言所蒙蔽。诗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流言蜚语时的态度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轻易相信他人的诬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