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
欲知别后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痕。

代京妓越宾答徐铉

一首表达深情怀念之作

  1. 诗句解读与赏析
  • 一幅轻绡寄海滨:轻绡为薄纱,寄指寄托思念之情于海之滨。
  • 越姑长感昔时恩:越姑指越地女子,昔日恩情难忘。
  • 欲知别后情多少:想要了解分别后的相思情深。
  1. 译文对照与理解
  • 一幅轻绡寄海滨:一幅薄纱如同寄托着对海滨之人的思念。
  • 越姑长感昔时恩:越姑因过去的恩情而感慨。
  • 欲知别后情多少:想知道离别后的情意有多深。
  1. 关键词语注释
  • 轻绡:薄纱,象征轻薄、细腻的情感。
  • 海滨:地名,可能暗示诗人所在地或对方所在地。
  • 越姑:古时称越地的女子。
  • 昔时恩:过去给予的恩情。
  • 点点凭君看泪痕:泪水如雨点般落在脸上。
  1. 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
  • 唐代钟谟(一作会稽人),五代时崇安人,字仲益。
  • 南唐李璟时任户部侍郎,因保大中南侵被周周世宗留用后周不得归。后周去世后遭贬职,最终赐死。
  1. 情感深度与艺术表现
  • 诗中通过“一幅轻绡”与“一片海”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 “想知别后情多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后感情深度的好奇与渴望了解。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作为五代时期的诗歌作品,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状态。
  • 其情感真挚、细腻,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