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闲思癸丑年,共师曾听翠微泉。
高梧疏冷月才上,古屋荒凉人未眠。
别后青云虽寄迹,乱馀白发欲垂肩。
无端贫病莲峰下,一半乡心属暮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寄圭峰寂公
屈指闲思癸丑年,共师曾听翠微泉。
注释:
- 屈指:用手指计算时间。
- 癸丑年:指的是唐高宗李治去世后的一个年份。
- 翠微泉:山间的清澈泉水。
- 共师:一起的老师。
赏析:
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时,回忆起与师父共度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让他感慨不已。第二句则描绘了当时听到泉水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高梧疏冷月才上,古屋荒凉人未眠。
注释: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 疏冷:形容月光明亮而清冷。
- 月才上:月亮刚刚升起。
- 古屋:古老的房屋。
- 荒凉:荒凉无人居住。
- 未眠:没有睡着。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夜晚的景象,高高的梧桐树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而古老的房屋周围一片荒凉,无人居住,只有诗人独自在寂静中度过夜晚。
别后青云虽寄迹,乱馀白发欲垂肩。
注释:
- 青云:比喻仕途顺利。
- 寄迹:寄居于某地。
- 乱馀:乱世之后。
- 白发:年纪大了的头发变白。
- 欲垂肩:快要落下来。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师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希望即使经历了混乱的岁月,也能保持一份坚韧和希望。
无端贫病莲峰下,一半乡心属暮蝉。
注释:
- 无端:无缘无故的,表示意外或不幸。
- 贫病:贫穷和疾病。
- 莲峰:山名,位于今湖南省。
- 暮蝉:傍晚的蝉,常用来表达孤独或哀愁的情感。
- 属:寄托。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贫困和疾病中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将自己的乡愁寄托在傍晚的蝉声中,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描述与师父共度的美好时光、回忆过去的艰难岁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