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一竿竹,眉须雪欲零。
陆应无祖业,香必是伊腥。
儿亦名鱼鹧,歌称我洞庭。
回头深自愧,旧业近沧溟。
【注释】一叶:一叶小舟。陆应无:指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晚年居庐山西畔,故称“庐山隐士”。香必是伊腥:即“香亦菲”,语出《诗经·卫风·淇奥》,意思是说:“你身上的香味就像这鱼腥味一样。”儿亦名鱼鹧:即“鱼也名”,语出唐代李涉诗:“鱼也名,鹿也名,我亦名为渔父。”歌称:唱的歌。洞庭:指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沧溟:沧海,大海,这里泛指江湖、江湖水。
【译文】
一只竹制的小舟,上面插着一支竹竿;眉毛胡须如雪般洁白。
他无祖业而隐于山林之中,他的生活清贫而又淡泊名利。
他的儿女都叫鱼子,他自编的歌谣唱的是洞庭湖的美景。
回首往事,深感惭愧,自己的旧业已近于江湖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父隐逸生活的田园诗。诗的前四句写渔父的形象。首句写渔父所乘之舟,“一叶一竿竹”,说明渔父生活贫困,只有用竹竿做船竿和船桅,以竹为舟。次句写渔父之貌,“眉须雪欲零”表明渔父年岁已高。第三句点出渔父没有固定职业,也没有固定的家室,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过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最后一句则写出渔父与世隔绝,与红尘世界隔绝。后六句写渔父之乐,渔父不问世事,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自得其乐。“儿亦名鱼鹧,歌称我洞庭”,渔父的子孙也继承了父亲的爱好,捕鱼唱歌,自得其乐。“回头深自愧,旧业近沧溟”则是诗人对渔父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所发出的感慨,自己虽然有一份家业,但却没有像渔父那样去追求,反而觉得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