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堆边蒋径横,空涵二十四滩声。
老无征战轩辕国,贫有茅茨帝舜城。
丹凤昼飞群木冷,一龙秋卧九江清。
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贻南康陈处士陶
- “贻”意为赠送。此处是说诗人将这首诗送给了陈处士(即陈陶)。
- 白玉堆边蒋径横
- 白玉堆指的是堆积如山的玉石。蒋径,可能指的是蒋山(在今天的江苏南京),这里可能是借用地名“蒋山”来形容玉石堆旁的景象。
- “横”在这里意味着宽广、平坦。
- 空涵二十四滩声
- “空涵”表示空旷地包含或蕴含着某种声音、氛围。
- “二十四滩”可能指的是长江上的多个险滩,如瞿塘峡、滟滪堆等。这里的“声”很可能指这些滩口的水声。
- 老无征战轩辕国
- “轩辕国”指的是黄帝所建的国家,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和平的国家。
- “老无征战”说明在这个和平的国家里没有战争发生。
- 贫有茅茨帝舜城
- “茅茨”是指用草或木头搭建的屋顶,这里可能指简陋的住所。
- “帝舜城”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家——三皇五帝之一的帝舜治理下的国土,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富有但依然简朴的国家。
- 丹凤昼飞群木冷
- “丹凤”通常指丹顶鹤,这里可能借指凤凰。
- “昼飞”表明是在白天飞行。
- “群木冷”意味着周围树木在白天显得格外清凉,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或是其他原因。
- 一龙秋卧九江清
- “一龙”在这里指的是长江中的一条大鱼。
- “秋卧”表明这条鱼在秋天的时候静静地躺着。
- “九江清”形容长江的水非常清澈。
- 时人莫笑非经济,还待中原致太平
- “时人”指的是当时的人们。
- “莫笑”意思是不要嘲笑或者讥讽。
- “非经济”可能指的是不是专门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但诗人强调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 “还待中原致太平”表达了诗人等待机会回到中原去恢复和实现和平的愿望。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渴望为国效力、平定战乱,恢复和平的诗作。首句通过赠送陈处士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期望。中间四句则详细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山水图:玉石堆旁的蒋山,二十四滩的激流,帝舜之城的朴素,丹凤与大鱼的和谐景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即使现在不被理解,也要等待时机回归中原去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繁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