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
炼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
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鸟尽弓藏良可哀”
  • 注释: 比喻当权者得意忘形时,就会弃用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 译文: 当所有的鸟儿都飞走,箭也被射完了,那还能指望谁来呢?
  1. “谁知归钓子陵台”
  • 注释: 子陵台指的是古代隐士严光曾隐居的地方。
  • 译文: 谁能知道像严光这样的隐士会回到他的钓鱼台上呢?
  1. “炼多不信黄金耗”
  • 注释: 炼指炼金术士,这里指贪婪之人。
  • 译文: 那些贪婪的人不相信金子会消耗殆尽,他们总是想要更多。
  1. “吟苦须惊白发催”
  • 注释: 吟诗作乐,常常令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译文: 那些在诗歌中辛勤劳作的人,常常会被时间逼迫着,因为岁月不等人。
  1. “喘月吴牛知夜至”
  • 注释: 吴牛指的是来自吴地的牛,比喻因天气寒冷而感到呼吸困难。
  • 译文: 像吴地的牛一样,人们也能感受到夜晚的寒意和月光下的呼吸。
  1. “嘶风胡马识秋来”
  • 注释: 胡马指的是来自西域的马。
  • 译文: 那些在秋风中嘶鸣的胡马,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来临。
  1. “燕歌别后休惆怅”
  • 注释: 燕歌是古代的一种歌曲,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译文: 当我们分别后,不要再为离别而感到悲伤了,因为生活还得继续。
  1. “黍已成畦菊已开”
  • 注释: 黍是指高粱,畦是田间的行列。菊花在这里象征着坚韧和乐观。
  • 译文: 高粱已经成熟,田野里的行列已经被收割,而菊花也已经开放在田野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各种生物和自然现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鸟归巢比喻贤人遭逢知己,但最终被遗弃;以炼金术士贪心不足,形容人们的贪婪;通过吴牛和胡马的形象,表达了对季节更替和时间流逝的感受。最后两句则鼓励人们在分别之后,不要过于悲伤,因为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享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