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江仁和人,字西林,因居地之名自号临江乡人。
信佛教,号树虚。
少时赴试场,为差役所诃,自此弃科举。
读书著作。
与厉鹗为友,从其劝告,致力于诗。
又精律吕之学,著《吹豳录》。
于文字音韵亦探讨有得,著《说文理董》、《音韵讨论》。
中年以后,治唯识论尤深。
另有《临江乡人集》。
生卒年:1702-1781
清浙江仁和人,字西林,因居地之名自号临江乡人。
信佛教,号树虚。
少时赴试场,为差役所诃,自此弃科举。
读书著作。
与厉鹗为友,从其劝告,致力于诗。
又精律吕之学,著《吹豳录》。
于文字音韵亦探讨有得,著《说文理董》、《音韵讨论》。
中年以后,治唯识论尤深。
另有《临江乡人集》。
生卒年:1702-1781
【注释】 莎排:草排。绿镞如绣铜:青绿色的草地像绣成的铜钱一样。 秋深:秋天的深秋时节。素空:清静的天空。 百年匪遥直鹑鷇:人生百年,并不遥远。直:直率。鹑鷇:小鹌鹑,比喻幼年的人。 我怀悠悠天地中:我心怀宽广,仿佛在天地间遨游。 落日清红照华发:夕阳映照着满头白发。 沉吟坐看孤云没:沉思地坐着,看着孤云渐渐消失在天边。 老松屋顶吹天箫:苍劲的老松顶上吹出阵阵风声,像是天上的箫。 苦竹篱边侵凉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心匠亲摹烟雨姿,萧萧数竿临水湄。” - 注释:心匠,指心灵中的创造者。摹,模仿。烟雨姿,即描绘出如烟如雨的景色姿态。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飘落的声音。数竿,指几株。临水湄,接近水边。 - 译文:心灵中的创作者亲自描绘了如烟雾般朦胧的景象,几株竹子在水边轻轻摇曳。 -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杨慎,字升庵。这首诗是他在游历湖南时所作。 诗句释义: 1. 笺麻卷素积老屋,中山卯君供不足。 笺麻卷素积指的是书信和纸张,老屋是指破旧的房子,中山卯君供不足意味着供应不足。 2. 翁因兴到墨怒飞,决水驱山置横幅。 翁因兴到墨怒飞形容诗人激动的情绪,墨怒飞比喻墨水像飞鸟一样飞溅而出。决水驱山表示要用水来冲刷山石。置横幅表示将横幅挂在墙上。 3. 洞庭微茫三峡险
【注释】 入:到。桐庐港:即桐庐江口,长江与富春江汇流处。张山人:不详。 渺何极:茫茫无际。相因依:互相依靠。 随意:任其自然。惬:心满意足。遂:便。清风期:清高之志。 眳:同“幔”,帐幕。藐岚光晚:晚霞映照在岚气之上。夷犹:徘徊犹豫。 崖阻:岸壁险阻。若:好像。无路:没有路可通。所:代词,你。之:往。 孤客:孤独的旅客。拭:抹去。尘目:尘埃蒙住的眼睛。遐心:远大的心意。 遐思:深远的思绪。沙洲
【诗句解读】 1. 南浦别多惟悴深:南浦是地名,别指离别。多指人多或事物繁盛,惟悴深可能指心情沉重或憔悴。 2. 叩槛忽聆丹凤吟:叩门时突然听到了凤凰的鸣叫。这里的丹凤可能指一种珍贵的鸟类,也象征着高贵和美好。 3. 掌上十指有长短:形容手指的长短不一。 4. 坐客满堂谁会心:坐满了客人,但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心思。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5. 缥缃几行字
寄楚公 江上秋来伴,因游忆约公。 翠连天目顶,流尽海门东。 鹤步孤无侣,云踪淡人空。 蘋洲积幽梦,艇上一丝风。 注释: 1. 江上秋来伴:秋天的江上景色很美,仿佛有什么东西陪伴着。 2. 因游忆约公:因为游玩而思念着你,想起了与你约定的事情。 3. 翠连天目顶:绿色的山峦连接着天目山的顶峰。 4. 流尽海门东:江水向东流去,直到海门。 5. 鹤步孤无侣:孤独的鹤没有同伴。 6. 云踪澹人空
【注释】 1. 自郭:从郭外到郭内。 2. 以及:及,及至。 3. 先后:交替使用。 4. 赁(lìn):租赁。 5. 下噀(xuàn)田:下在田里祈祷,以祈求天赐雨水。 6. 剪茅:用茅草盖屋。 7. 筑丙舍:筑土成墙,盖屋顶。 8. 迟:晚。 9. 侯:指官名。 10. 次第:依次。 11. 夙(sù):早晨。 12. 皇天:天上的帝皇。 13. 施:布,给予。 14. 悭(qiān):吝啬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诗人在一个美丽的山谷中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云隐黄鹤峰,秋江送潮雨。 - “云隐黄鹤峰”描述的是山峰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景象。 - “秋江送潮雨”则描绘了秋天江水涨潮时送来的雨景。 2. 心结祇树园,霞标壮山宇。 - “心结祇树园”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或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 “霞标壮山宇”则形容天空中彩霞映照在山峰之上的美丽景色
注释: - 萧尺木画竹- 画叉高展秋{衤鹿}{衤敕},磊落长身一区玉。天风吹我过衡湘,仿佛青岩白沙曲。 - 名手宋文元仲圭,古劲笔力挽与齐。即今画欠铁钩锁,茎驽叶钝俗不医。 - 良朝客满东轩外,起立如墙开眼界。梢长便欲破屋椽,室小檐低不容挂。 - 枝枝叶叶竹意中,无枝叶处皆清风。汤瓶火急作蟹语,瞪视大幛空复空。 - 细思似有百怪助,妙在无意非人工。南溪上品潇湘种,愁绝烟林什伯丛。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和陆端门吴小仙双松》。诗中通过写松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吴仙落笔皆俊气,浓淡平奇得胸意。”描绘了吴仙(可能是一位文人)书写时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富有个性的特点,他笔下的文字既有浓烈的色彩又有淡雅的意境,展现了他内心的世界。 颔联“召取蓬莱脱角龙,蟠曲张鳞对相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巨龙从蓬莱仙岛召唤而来,它盘旋曲折
清山东德州人,字纶霞,又字子纶、紫纶、号漪亭,又号山?子,晚号蒙斋。 康熙三年进士,授中书,累迁工部郎中,督江南学政,历江宁、贵州巡抚,官至户部侍郎。 诗师黄山谷,欲以奇丽驾王士禛之上。 有《古欢堂集》、《黔书》等。 生卒年
史梦兰是清代诗人,字香崖,出生于1813年,卒于1898年。 史梦兰出身于明万历年间的名门望族,祖籍江阴,后迁居于乐亭西南乡大港。史梦兰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人,但最终未能赴任。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京畿危急,史梦兰招募乡勇团练,保卫家乡,并在事平之后获得朝廷的五品衔奖励。同治八年,他参与编纂了《畿辅通志》和校刊了《畿辅丛书》,但以母亲年迈为由拒绝了朝廷的邀请
清浙江仁和人,字西林,因居地之名自号临江乡人。 信佛教,号树虚。 少时赴试场,为差役所诃,自此弃科举。 读书著作。 与厉鹗为友,从其劝告,致力于诗。 又精律吕之学,著《吹豳录》。 于文字音韵亦探讨有得,著《说文理董》、《音韵讨论》。 中年以后,治唯识论尤深。 另有《临江乡人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