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排绿镞如绣铜,秋深原野生素空。百年匪遥直鹑鷇,我怀悠悠天地中,落日清红照华发,沉吟坐看孤云没。
老松屋顶吹天箫,苦竹篱边侵凉月。白水环城淡若扫,无人行地风吟草。
西南古翠一峨天,岑寂幽人卧春老。

【注释】

莎排:草排。绿镞如绣铜:青绿色的草地像绣成的铜钱一样。

秋深:秋天的深秋时节。素空:清静的天空。

百年匪遥直鹑鷇:人生百年,并不遥远。直:直率。鹑鷇:小鹌鹑,比喻幼年的人。

我怀悠悠天地中:我心怀宽广,仿佛在天地间遨游。

落日清红照华发:夕阳映照着满头白发。

沉吟坐看孤云没:沉思地坐着,看着孤云渐渐消失在天边。

老松屋顶吹天箫:苍劲的老松顶上吹出阵阵风声,像是天上的箫。

苦竹篱边侵凉月:苦竹做成的篱笆旁,月光洒满了一片清凉。

白水环城淡若扫:城外的河水清澈见底,如同被扫过一般。

无人行地风吟草:没有行人的地方,只有风吹过草丛发出声音。

西南古翠一峨天,岑寂幽人卧春老:西边古老的青山,显得十分寂静,一位幽居的老人在春天里安睡。

【赏析1】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日风景图,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段:“莎排绿镞如绣铜,秋深原野生素空。”

“莎排”指草地,“排”在这里是名词后缀,用来形容草地密集的样子。“绿镞如绣铜”形容草地的颜色像碧绿的铜钱一样美丽,“针”、“镞”都是古代兵器上锋利的部分,这里比喻为颜色鲜艳的草叶。“秋深”点出季节,说明此时正值深秋。“素空”即“清空”,天空湛蓝而广阔。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深秋时节,草地繁盛得像绣着铜钱那样鲜艳,天空也格外的清晰明亮。

第二段:“百年匪遥直鹑鷇,我怀悠悠天地中。”

“百年”指人的一生,“匪遥”即不远,“直”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直率的意思。“鹑鷇”是指小鹌鹑,比喻年幼的儿童。“我怀悠悠”中的“悠”是形容词,意思是心胸开阔、无拘无束;“悠悠”则是指宽广无边的意思。“天地中”即宇宙之间。整句话是说,人的一生并不遥远,我的胸怀宽广,仿佛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

第三段:“落日清红照华发,沉吟坐看孤云没。”

“落日”即落山的太阳,“清红”形容落日的光芒明亮而温暖。“华发”即花白的头发,这里指诗人自己。“沉吟”是深思、沉思的状态。“孤云”指的是孤独的云朵。整句话是说,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照亮了诗人满头银丝的头发,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凝视着那片孤零零的云朵逐渐消失在天际。

第四段:“老松屋顶吹天箫,苦竹篱边侵凉月。”

“老松”是形容树龄很长的松树,“屋顶”即树根部分。“苦竹篱边”中的“苦竹”是一种竹子,常用来制作篱笆,这里指篱笆边的竹子。“侵凉月”中的“侵”是动词,意思是渗透或侵入;“凉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整句话是说,一棵苍劲的老松树的树冠就像在屋顶上吹响了一曲天籁之音,而篱笆边的苦竹则在月光下散发出清凉的气息。

第五段:“白水环城淡若扫,无人行地风吟草。”

“白水”指清澈见底的河水,“环城”即环绕着城市。“淡若扫”是形容水面非常平静,好像被扫过一样。“风吟草”是指微风轻拂过草丛的声音。整句话是说,城外的河水清澈得可以映照出周围的一切,仿佛被扫过了一般,而微风吹过时,草丛也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第六段:“西南古翠一峨天,岑寂幽人卧春老。”

“西南”指的是西南方,“翠”指绿色,“古翠”就是古老的绿色。“峨天”中的“峨”是高大的意思,“峨天”即雄伟的天空,整个诗句的意思是说,西边古老的青山巍然屹立,显得十分壮观。“岑寂”意为寂静,“幽人”指的是隐居的隐士。“卧春老”中的“春”指的是春天,“老”是老年的意思,整句话是在说,那位隐居的隐士正在安静地享受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季变化的景象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