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正好与野外的情感相契合,千山高低起伏。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美丽的山峰随时改变着形态,我独自走在幽深的山路上迷失了方向。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 霜降后,熊爬上树;山林空寂,鹿饮水。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不知家在何处,只听见云外传来一声鸡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早晨,作者独自行走在鲁山的山路上,欣赏着千山万壑的美丽景色和大自然的神奇变化。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野外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千山万壑的高高低低,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野情”是指对自然的感情和感受,而“惬”则表示心情愉悦、畅快。整首诗都在表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的感受。美丽的山峰随时变换着形状,让人眼花缭乱;而幽深的山径则让诗人感到迷惑,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突出了诗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和迷茫。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这两句描写了秋日里森林的景象。霜降之后,树上的熊开始爬树;森林中空荡荡的,只有鹿在饮水。这里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之心。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不知道家的所在,只能远远地听到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这两句诗通过反衬和烘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峦、树木、动物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和感受,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