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诗句:楚庄王伐郑时,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译文:楚庄王攻打郑国,郑文公袒露双肩牵着羊来迎接。

注释:“肉袒”是一种古代的投降仪式,表示完全屈服。“牵羊以逆”是说郑国国君亲自迎接楚庄王,表达他的敬意和谦卑。

赏析:此句描绘了郑文公对楚庄王的热烈欢迎和尊重,展示了他的谦逊和礼让。

诗句: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文:越王勾践在会稽被困时,为了向吴国求和,自愿成为臣子,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妻子女儿,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
注释:“臣妾”指的是地位低贱的女性,这里用来比喻越王勾践作为臣子的身份。“三年而不倦”是指勾践在吴国度过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表现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赏析:此句通过勾践的故事,展现了他为了复国大业所展现出的巨大勇气和坚定决心。

诗句: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译文:观察汉高祖之所以能够胜利,而项羽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能否忍受挫折和压力。
注释:“胜”指的是成功,“败”指的是失败。“忍与不能忍之间”指的是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态度和选择。
赏析:此句强调了忍耐和毅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诗句: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译文:项羽唯一不能忍受的是,尽管他百战百胜,但仍然过于自信,轻率地使用了全部的兵力。
注释:“百战百胜”指的是多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轻用其锋”指的是过分依赖武力,忽略了战略战术的重要性。
赏析:此句反映了项羽虽然勇猛无敌,但缺乏战略眼光和谨慎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失败。

诗句: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译文:汉高祖刘邦选择了忍耐和积蓄力量的策略,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发动攻击,这正是张良教导他的策略。
注释:“忍之”指的是采取忍耐的态度。“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指的是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成熟再出击。“子房”指的是张良,这里代指刘邦。
赏析:此句表明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采用耐心的战略,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也体现了刘邦的智慧和胆识,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