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余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诗句】

满庭芳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余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译文】
汉上繁盛的京城,江南才貌出众的人物,还有宣政年间的风度和气派。绿色窗户红色的门户,十里之外就像银色的钩子一样灿烂。一旦战争爆发,旗帜飘扬,百万士兵如同猛兽一般勇猛。大军长驱直入,歌舞升平的楼阁、庭院被席卷一空,落叶飘散带来忧愁。
三百年太平日子过去了,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全都荒废了。幸运地我还没有向北,依然在南方生活。徐照的镜子已经破碎,他在哪里呢?只能空自惆怅,再也找不到他了。从今以后,我的灵魂将飘荡在千里之外,夜晚常常来到岳阳楼。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绘了繁华盛世的景象,后半部分则通过战争的爆发和国家的衰落,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感。

首句“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余宣政风流”描写了当时的京城和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以及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物。这里的“宣政风流”可能是指唐朝中期的政治风气,那时的政治清明,文化兴盛。

第二句“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进一步描绘了京城中的繁华景象,用“烂银钩”来形容街道两旁的美丽建筑,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刻画,为后面的战争爆发做了铺垫。

第三句“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突然转折到战争的场景,描绘了战乱中的军队和旌旗,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这里“貔貅”是一种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象征勇猛的士兵。

第四句“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破坏力,军队长驱直入,破坏了城市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落花随风飘散,增添了一种忧伤的氛围。这里既有对战争破坏的描写,也有对和平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五句“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都休”,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过去三百年的太平日子已经结束,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都已经荒废了。这里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历史的反思。

第六句“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诗人庆幸自己没有被迫北上,还留在南方生活。这里的“犹客南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一句“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诗人询问徐郎的下落,但只能徒增惆怅和遗憾,因为再也见不到他了。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典故引用,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